捞猪的渔民每天可获150元收入
污染的河流没有鱼,渔民不再以捕鱼为生;改行捞猪,渔民有优势
站在新丰桥上,可以看到丰南、丰北两个渔村的二三十条渔船泊于两岸,渔船多是乌篷船,船在河面勾勒出幽雅的弧影——只是船主现在鲜少捕鱼,而是“捞猪”。只有几米宽的河浜,大的捞猪船进不去,而渔民的乌篷船轻快,容易掌控,它灵活地在河里穿梭,机敏地寻觅着散发恶臭的死猪。
李辅成说,目前该村组有职业渔民246人,现在还捕鱼的只有60人,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在捞猪。记者在今年3月14日-3月16日采访了8个渔民,他们要么正在捞猪,要么已经捞过猪。
徐玉妹去年参与捞猪,两人一条船,一人划桨,一人捞猪,两人一天一共可得收入300元。但她只捞了4天,“太臭了,不想捞。”陈巧根坚持下来,他仍担心村委会是否会给到150元/天。记者问徐伟捞猪好还是捞鱼好,他说:“赚钱就好。”
河水受到污染,鱼类鲜见,渔民们不再以捕鱼为生,而是捞猪。当记者把这个有点荒谬的问题提给李辅成时,他的脸色变得异常认真、严肃。
他从信访资料中找到一份“外荡水面使用证”,他们村有水面3556亩,“渔民拥有水面和农民拥有土地一样。”他指着这本1986年颁发的证书逐字念,“自发证之日起,本证确认的使用权属受法律保护,长期不变。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变动和侵占。”随即他抬高声音说,“现在水都污染了,我们怎么办?你说怎么办?”
2011年,李辅成向镇政府请求政府给渔民安排河道保洁的工作。
河道保洁原本不是承包给渔民,现在都包给了渔民,承包规格是:2000元/公里,4个人承包20公里,算起来每人一年能赚上万。今年承包价涨到3200元/公里。
渔民10天或一周清理一次所承包的河道,他们只负责打捞白色垃圾,捞垃圾时会经常碰到死猪,但渔民们不会打捞。原因之一是渔民捞了没地方放——岸上是农民的地。
为让河面干净,保洁员把死猪藏在水草里。等到死猪多得藏不住了,村子里的捞猪船队就过来大批量打捞。有的渔民就加入捞猪的专业队伍,毕竟捞猪一天下来可以获得100元或150元的收入,而从事河流“保洁”工作,则每天只能拿到80元。
陈巧根独居在渔民宿舍,宿舍门前的河道里停着一条捞猪船。捕鱼的网晒在草地,久不使用。他觉得,捞猪,渔民比农民有优势,因为渔民熟水性,懂驾船和拉钩技术。
他没有意识到这个工作另一个不利的地方——当他捞完死猪到镇上打的士,身上淡淡的猪尸味,让出租车司机不自觉地面露难色。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