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的考虑建死猪无害化处理池,成本太高
养猪户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考虑,政府监管的无奈和投入的不足,成就了一河死猪
当最反对养猪的渔民,也渐渐接受了捞猪的事实,污染河流的恶魔,就失去了它的最佳敌手。
3月14日下午,记者希望租一条船去采访捞猪。渔民徐玉妹帮记者联系了4户开船的渔民,记者的租船要求遭到拒绝。
3月15日早晨,记者在丰北渔村租船,依然没有人愿意出租。
河边洗衣服的年轻女孩、浜前煮猪食的老人、桥上溜达的路人,记者发现他们似乎没有多大兴趣谈论河流污染问题。
面对发展养猪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当地政府其实一直在努力改变。早在2003年,当地就提出养殖应适度集约,粪便应集中处理。对于养猪户乱扔死猪和偷排猪粪的问题,当地也曾花了很大力气追查。但在许留根看来,乱扔死猪、偷排粪便问题,政府不可能管好。“养猪的主要是散户,政府不可能时刻派人盯着养猪户,他们或许对河流污染的问题重视不够。”
3月上旬的一个傍晚,许留根在民丰村亲眼看到一个农户提着一大塑料袋猪去浜里扔,他呵斥后,对方又提回去了。陈巧根说,有一次他捞到一头死猪,尸体上还绑着块砖头。
3月13日,养猪户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称,乱扔死猪因为“死猪一点用处也没有,反而有很多烦恼”。养猪户忌讳死猪,在波动的猪价面前,他们不希望自己死猪成为一个不利的竞争因素,自行处理死猪的成本又太高。竹林村去年新建了一个100立方米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投资12万。
养猪户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考虑,政府监管的无奈和投入的不足,“成就”了一河死猪。
这几天,丰北渔村几个渔民,领到了7条政府发的载重量2吨的铁船。“因为渔民的渔船用来保洁和捞猪,太小了。”许留根说。
对于现在政府采取的打捞措施,李辅成说,“投入了资金,但没抓到根本。”
3月15日,许留根认为,治理污染最重要的解决办法是:对污染进行曝光。“死猪这么多,河水这么脏,农民也要看到,政府也要看到,这么脏怎么办?应该让所有人都来看,都来想办法改变。”
就在他说完这些话的第二天,3月16日,他从手机上看到了嘉兴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的报道,发布会称,全市近一周收集乱扔死猪只有3601头。“你看看,这个数字……他们要掩盖什么?”许留根说。这一天李辅成也看了电视,他说:“嘉兴的两个环保局长,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嘉兴市的水质是合格的……河里都没有鱼了,水是合格的。”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