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话系列解读二】
作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曹和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国家战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近来的一系列讲话,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与世界互动的时代启示意义。
纵观人类成长的历史,有两个典型事例为我们理解总书记关于生态和文明间的兴衰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南美国家智利向西约32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孤悬在太平洋深处的小岛: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历史上这里也曾经是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后来,人口增加,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最终被人类活动的重压超越,出现了“人增-地减-粮紧”的矛盾。随着人口不断下降,复活节岛文明陷入衰弱。
另一个故事的结局是温馨的。在处于中华文明的西南边陲的摩梭人,建立起了尊重自然,自律性控制人口的生活方式。这种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自然信念,不仅保存了自己,也影响了周边的普迷人、纳西人和彝人,包括原来贸易的汉人,成为一个缩微版的太平洋沿岸多民族和谐互动,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和谐的千年样板。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在过去百年间的大发展并未有效吸取上述两个事例的教训和经验。西方发达经济体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生产方式,迅速蔓延到了世界各地。发达工业文明经济体的国家很少采取在战略上与其他文明体经济和谐相处的战略,早期出现冲突的时候,更多的是用武力,强盗式地撞开人家的大门;近代升级版的方式是将较少污染、较少劳动的产业留在域内,将较多污染、密集劳动的产业转向域外,然后以理念的冲突来最大化自己利益。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主席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讨论生态文明问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严峻形势,必须要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中,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这种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视角思考生态自然、经济和人类关系的观点,内涵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方法论思想。中国古代就具有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先秦时期,就有哲人结合庄子“顺天”与荀子“制天”的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质就是将天、地、人作为和谐的整体来看待,既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在保护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人类活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形成“人类-自然”二者合一的复合型生态良性循环互动的关系。
文明必须与生态良性互动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契合。我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可归为两点: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适当加以改造与引导;维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例如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娄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为不违背农作物耕种的时节,按照大自然的季节和节气,就会粮谷满仓,获得丰收。《吕氏春秋》里面从反面提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意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违背自然规律,过度索取,自然资源就会耗尽。相近的典故还包括“焚林而猎”等。
习近平对生态文明的论述与观点,与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也内在相一致。恩格斯曾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西方文化片面主张人定胜天,强调科技改变一切,过度掠夺自然资源,最终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思想,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再创新的产物,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法制等行动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者: 编辑:何鹏)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