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处的甘肃省成县,农村互联网电商已经成为热门词汇,从最早举起电商大旗的“核桃书记”李祥通过微博卖核桃,到村村“触电”户户“上网”,成县电商扶贫之路风生水起。电商扶贫的创新实践打破了农特产品“深藏闺中人未识”的困境,成县核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渐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扶贫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转变,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开创了扶贫开发的新战略、新模式和新路径。
理念创新:从“漫灌式”扶贫到“滴灌式”扶贫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贫困户情况登记册上,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水平、劳动力数量和教育程度、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一目了然,原州区信用社针对每一户的家庭状况对其进行信用评级,并据此提供扶贫贷款和支持帮扶举措。
“对缺少资金的贫困户,将依据评级授信情况给予贷款支持;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户,将为他们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机会;对找不到致富门路的,将引导他们发展当地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固原市扶贫办主任王世明说。
固原所在的“三西”地区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和最困难地区,也是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发源地。通过创新扶贫开发理念,“三西”地区开辟了开发式扶贫道路,创造了扶贫新思路、新模式、新经验。
“观念是变革的先导,要打好区域性扶贫攻坚战,前提是解放思想、创新扶贫观念,为政策创新提供思想基础。”谈到近年来的扶贫开发实践,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指出,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甘肃实现了从单点扶贫到连片开发的重大转变、从依帮靠扶到思变求富的重大转变。
“建立精准扶贫战略,意味着在扶持对象确定、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上都要体现精准扶贫的理念,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移民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等多种途径,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模式创新:让扶贫从“输血”变“造血”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平沙旷野里,丛丛灌木舒展着绿叶,一眼望不到边。灌木丛中,粉红色树莓果挂满枝头。72岁的农民王永生戴着太阳镜,在灌木丛中钻来钻去,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大盘果子。
王永生告诉记者,几年前,这里还是层层叠叠的沙丘,政府出资铺设地下灌溉管网,将沙漠改造成2500亩良田,引入树莓种植产业,实现生态移民的就业安置。
“树莓种植是去年我们新引进的生态扶贫项目。”月牙湖乡副乡长唐锋介绍,秋季是树莓采摘旺季,采摘旺季每人每天能挣120元左右,一个旺季人均能挣1.3万元。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国宝认为,当前贫困人口经济基础薄弱,仅仅靠送钱送物只能应一时之急,关键是要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作者:何鹏)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