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喜欢炒股的朋友,对“沪港通”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从去年开始,股民朋友清早打开手机的炒股软件,看盘的选择就多了个“沪港通”。一年时光转瞬而逝,今天是沪港通的周岁生日。伴随着北热南冷、人民币汇率的上下波动,或激情澎湃、沉默是金,沪港通已经走过了蹒跚学步的一年。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最近对沪港通的发展表示肯定,他说“在两地业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沪港通在过去一年中运作平稳、交易结算机制不断完善。”不过,新生事物的成长总是伴随着赞美和怀疑,也有市场人士指出:就目前而言,沪港通成绩还“没有达到预期”。那么,沪港通启动一年以来,到底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扩宽投资渠道,助推互联互通的道路上,“沪港通”还有哪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整整一年前,开市的钟声还在跌宕,飞逝的时光与股市里红绿交织的曲线图形将更多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联系在了一起。今天沪港通一岁了。不过,第一天“北热南冷”的局面至今仍在继续。
根据港交所截至上周五的数据,南向买港股的港股通成交金额为7400亿港元,不及北向买A股的沪股通(15340亿元人民币)成交金额的一半;通过沪港通流向香港的资金918亿元人民币,只占了2500亿元人民币总额度的36.72%,同样远远落后于沪股通。
要知道,一年前最初设计的全年沪股通额度有300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也有2500亿之多,现如今使用度双双低于50%的落差,不得不说有点令人失落。沪港通这一年真的“不及格”吗?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不能这么看。去年沪港通推出之时正是牛市起步阶段,今年中股市出现调整之后,投资者交易意愿降低是正常的,沪港通整体额度的使用效率也是正常的。吴晓求表示:沪港通这样的现状,跟市场行情不无关系。目前市场处在不确定性之中,所以额度也没有完全用完,这只是一个限额而已。
财经评论员叶檀则直接表示,虽然目前沪港通的交易规模小,但依然非常重要。使用额度,并不是判断沪港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标准。叶檀说:“现在沪港通依然非常重要,虽然目前看起来成交并不活跃。第一,它有风向标的作用;我们知道,其实沪港通的数据很受重视,因为它是一些敏感资金流入流出的明确信号;第二,人民币想要国际化,人民币资产以后想要国际的资金进来购买,或者人民币资金想出去购买国际资产,沪港通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这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虽然规模小,但是很重要。”
对于目前额度的使用情况,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的回应是:“沪港通是一座天天开放的大桥,而不是一场音乐会,无法用一周或者一个月的上座率来衡量它的成败。相反,它的价值可能需要两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验证。”
一时的成交或者热度说明不了一个新市场的全部,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毕竟存在种种不同,要想改变沪港通交易不够活跃的局面,适当的调整、逐渐的适应,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总结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缺乏兴趣”的原因,网络上统计排名靠前的要数:港股通标的少、换汇结算麻烦、资金门槛高,以及两地股市快速下跌影响。
由于沪港通起步不久,交易机制还没有做到足够顺畅,而且内地的散户投资喜好有所侧重,从这些角度来看,需要沪港通继续努力的地方还很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教授何晓宇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带动投资者的关注;另一方面,则需要强化两地的制度联系:现在对于沪港通的宣传还没有到位,内地投资者的热情,靠宣传的带动很大;此外,两地的投资规则和投资环境还是不一样的。未来调整的话,首先是宣传要跟上,还有就是相互的(制度上的)联系要加强。
问题又来了,如何去加强这种联系呢?沪港通的交易机制,是该维持,还是需要做出适当调整?
针对目前“北热南冷”的情况,有建议认为,应该适当更改沪港通可供投资的上市公司名单,港股方面可以适当加入二、三线乃至创业板股份,来迎合投资者需求。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就表示,目前正在计划的深港通如果开通,就能满足更多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其实正在计划开通深港通开通了以后,这样的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因为内地的投资者偏好小盘股、科技股、新兴行业股,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内地估值比较高,在香港的估值却比内地便宜很多,很受内地投资者的欢迎。
尽管沪港通一年来蹒跚学步、悲喜交加,但不得不承认,启动沪港通,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意义重大。沪港通为内地资本市场和其他境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开了个好头,对中国市场有效联通到全球市场提供了参考。在沪港通模式成功的基础上,“深港通”已经成为政策题中之义;“沪伦通”多次见诸报端;以不同形式去实现的沪美通、沪欧通也进入了市场的想象名单,实现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也指日可待了。
(作者:周婵)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