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治国理政这三年:创新发展铸造中国奇迹
发布时间:2016-02-01 22:56:38来源:东方网进入电子报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

当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海上钻探、同步光源、大望远镜、天河系列、高铁奔腾、高温超导、纳米科技、移动通信、北斗导航成为中国科技的代名词;当正负电子对撞机、高性能计算机、“海洋石油981”平台、高铁核电等工程技术威名远扬;当“创客”一词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网络热词;当屠呦呦因青蒿素研究成果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创新发展铸造的中国奇迹,令全体中国人民为之振奋,为之骄傲。

治国理政这三年,中国自主创新硕果累累,科技界捷报频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连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新潜能,中国创新发展世界瞩目,中国人民共享创新发展的伟大成果。中国创造走向全球,名扬四海,真可谓“天下何人不识君”,创新发展已然成为一张令地球人刮目相看的“中国名片”。

日新月异的世界,逼我创新;飞速前进的历史,我要创新;发展瓶颈的现实,必须创新。创新发展,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治国理政这三年,在最高决策层的思考与实践中,创新发展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决策者从战略的高度,高瞻远瞩,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这一理念,化为创新发展的最新方略,登高望远,提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将创新置于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强调,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创新发展理念在治国理政三年中日趋完善,不断探索,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认真贯彻实施与不断实践。他们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求新求实,重抓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扩大会上,市委书记韩正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密结合上海实际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对于创新发展,上海主政者的认识具有更强的自信心与前瞻性,创新发展的科技成果也走在了全国前列。韩正提出,创新引领上海未来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深刻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通过发展动力的转换,真正使创新驱动成为主动力,使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结构更优、更可持续。要以更大的胸怀,把上海建设成为天下英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上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支线大飞机模拟机、目前国内最大科学装置的上海光源、首个国产药物支架系统的上海微创、性能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佘山射望远镜、自主研发高端影像诊断产品的上海联影,这被媒体称为“上海科技创新五大亮点”的最新成果,炫酷我国科技研发创新的家族。在2015年上海的重点工作中,“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位列第一。正是创新发展理念,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动力加油,催发源源不竭的创新活力,引领东方大都市在创新发展中扬帆远航,向着新的彼岸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我国的创新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风物长宜放眼量,敞开胸襟取他人之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经济迅猛发展,急需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现场工程师,应用技术大学应运而生。从此,综合性学术大学与应用科技大学成为德国大学体系中的两根支柱,就像一只哑铃,保证了人才培养结构的均衡。应用科技大学茁壮成长,成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

“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借鉴德国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应走出象牙之塔,建立新的激励机制,给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拓宽制度空间。通过向德国学习职业教育经验,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新风尚,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中国制造”向“精品制造”升级提速。

“英雄不问出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尤其是高尖端人才在创新发展中起到四梁八柱的作用,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这是必须肯定的,也是必须持之以恒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普通劳动者群体,也储存着丰富的创新种子,有的已经在发芽,结出了甜蜜的果实。

因此,要认识到创新的深厚伟力在于民众之中,制度倾斜,政策引导,汇聚众智众力,开发创新源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创新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破除束缚创新的桎梏,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启动更大的动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互促、民间草根与科技精英并肩、线上与线下互动的生动局面,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创新发展中成为新常态。

雨果说:“思想就是力量。”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具有创新的理念与创新的思想,必须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担当。挑战日坚,创新愈强。创新发展要制度政策先导,要放手大胆尝试,要有接受试错与失败的勇气,不惧风险的创新有,才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人都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天天都是创新发展的刻度。人们期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中,面向未来,鼎力创新,自强不息,探索不止,在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下,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