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月5日,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大会的召开,如同一声激昂的号角,拉开了湖北奋进新征程的序幕。在这场 “新春第一会” 上,七力齐发,而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更是其中的关键,旨在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支撑。对于湖北这样的科教大省而言,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是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持续提升原始创新力,夯实创新根基。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原始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湖北在这方面有着亮眼的表现,作为我国第一根光纤的诞生地,中国光谷曾因远离主城区被称为 “武汉地图外两厘米”,但如今已华丽转身,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超 5000 亿元。这一 “从 0 到 1” 的蜕变,正是湖北乃至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湖北依托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正将更多原始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地,激发创新活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而湖北高校众多,人才储备优势显著。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湖北积极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实施 “楚天英才计划” 等重大人才工程,成功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一系列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湖北实现了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 “名利双收”,以 “人才活” 带动创新驱动发展 “满盘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唱响新时代 “人才兴鄂”,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动能。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 “最后一公里”。2月5日,湖北举行 “楚才” 系列人形机器人展示会,“劳动者”“荆楚”“神农”“天问”“楚宝” 等10款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标志着世界人形机器人赛道上有了湖北方阵。这一人形机器人布局,充分展现了湖北产业与创新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湖北大力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研转化路径,“劳动者” 将投向变电站巡检,满足偏远地区电力运维中 “以机代人” 的迫切需求,有效实现了科技与应用场景的无缝对接。未来,湖北还需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开年关系全年,起势映照走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湖北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完成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的使命任务,为全国发展大局增光添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小英(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
责编: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