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聚焦“五大生态”优环境 激发投资活力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4日21:1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月17日上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2月18日上午,2025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武汉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攻坚,推动我省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金字招牌”,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道理显而易见,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近年来,湖北以“营商环境走在前、中部发展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聚焦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竞争环境等领域,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今年更是聚力“五大生态”,打造全周期服务、全链条协同、全社会参与的一流发展生态,发出以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起支点建设“硬支撑”的动员令,彰显了湖北推动支点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营商环境之于企业就像阳光雨露之于草木。营商环境良好,企业才会安心、舒心,发展才更有信心。企业有信心,才敢投资,后劲足,壮大快。壮大形成龙头企业,自然会带活相关产业链。因此,对于企业存在的困难,政府各级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认识,坚决树立“交账”意识,答应企业的事情一定要按期“交账”,决不能拖延。同时,要紧盯影响企业发展的作风问题,紧盯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和服务窗口,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坚决整治审批效率低下、“新官不理旧账”、服务态度恶劣、吃拿卡要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查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收受贿赂、干涉经营等隐形腐败问题,以监督“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通过改革创新和服务保障,不断解决企业成长的难点堵点,不断突破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这本身就是一个地方活力的表现。改革越有力度、服务保障越有温度,营商环境就越优,城市活力就越足,经济发展越能增质提效。职能部门要坚持执法为民、监管就是服务理念,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经营主体合规经营指导培训和重点领域合规治理,多渠道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让企业坚定信心、轻装上阵,以助企服务之“优” 促经营主体之“活”。

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努力提升执法监管水平。要大力推进精准化监管,优化“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机制,切实提高随机抽查方式运用率、跨部门联合检查率、非现场检查率和检查问题发现率,以精准高效监管实现对经营主体“无事不扰”,对违法行为“无处不在”。要全面推进服务型执法,严格执行执法“八个严禁”“十个不得”禁止性规定,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模式,对情节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运用教育、提醒、告诫、约谈等方式,坚持首违不罚、轻微快罚、公益减罚,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做到教育与处罚并重、执法与普法共抓、沟通与服务同行,让执法有尺度、有力度、更有温度。

发展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哪里营商环境好,哪里可以发展,资金就往哪里投,企业就往哪里落,项目就在哪里建,人才就往哪里聚。好的发展环境可以激活经济之水、解放生产力,所以要着力发展“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亲而有界有度,清而有责有为。政府部门掌握着国家公权力,要依法依规依纪办事,杜绝为官不为、懒政怠政行为;在服务过程中,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起“店小二”意识,在做事上用心用情用力,在服务上想方设法保障,形成更清爽、更和谐、更健康的政商关系,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打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走在前、中部发展挑大梁,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十五五”规划良好开局打下牢固基础,湖北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举措,以聚力“五大生态”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形成人人、时时、处处皆重营商环境的好氛围,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让湖北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创业创新的沃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魏元(湖北襄阳)

责编:陈頔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