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全省教育大会召开,王忠林书记提出的以 “五心” 抓教育,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在前列,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支撑。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关乎民族的未来,所谓 “红心”便是要深刻认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神圣使命扛在肩头,时刻牢记教育的政治属性,让党的旗帜在每一所校园高高飘扬。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守护好意识形态阵地,确保培养出的人才对党忠诚、心怀家国。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的热忱投入,怀揣 “热心”意味着要主动亲近教育,将教育视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多走进校园,深入师生群体,亲耳聆听他们在教学设施、师资配备、课程开展等方面遇到的难题。例如面对一些偏远地区学校师资流失严重的问题,应积极调研,协调各方资源,通过提高待遇、搭建成长平台等方式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基层;针对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匮乏,要牵头牵线,促进校际交流、城乡帮扶,助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用实际行动当好教育工作的积极推动者、服务者,让教育的热度持续升温。
“诚心” 对待教育,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份责任。在发展规划的蓝图中,应当为教育开辟广阔空间,确保教育项目落地;在财政投入的天平上,保障教育经费充足稳定,无论是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前沿教学技术引进,都不打折扣;在资源分配的抉择里,优先满足教育需求,让优质的师资、先进的设备、丰富的学习资料流向最需要的学校。以诚心换真心,凝聚起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用 “爱心” 浇灌。关爱教师,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他们提供专业成长的广阔平台,从培训深造到职称评定,一路护航,给予教师应有的尊重和体面的待遇,让他们能安心育人,在三尺讲台书写无悔人生;呵护学生,聚焦他们的全面成长,关注心理健康,提供丰富多元的课外拓展机会,助力个性发展。
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恒心” 是要摒弃短视思维,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深耕教育领域,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稳步推进教育改革,无论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打破应试枷锁,还是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适应时代浪潮,都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
在 “五心” 的滋养下,湖北省教育事业必将开启全新篇章,从而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欣仪(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