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为广袤乡村的发展锚定了新目标,指明了新方向。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以旅兴农犹如一支妙笔,正在为和美乡村绘就幸福图景,成为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有力举措。
乡村拥有着城市稀缺的自然生态、乡土文化等丰富资源。那连绵的青山、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村落、传统的民俗,无一不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财富。过去,许多乡村守着“金山银山”却不自知,资源闲置,发展乏力。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这些资源被深度挖掘与合理利用。如浙江安吉,曾经“靠山吃山”过度伐木导致生态恶化,后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优美的竹林风光和生态环境,打造了众多旅游景点和民宿,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乡村旅游盘活了乡村的闲置土地、老旧房屋等资源,让其重新焕发生机,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能够串联起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环节。一方面,它能推动农业向休闲观光、体验采摘等多功能方向转型升级,让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不仅有了农产品产出的收益,还增加了农业观光价值。游客在乡村可以体验到从田间到舌尖的乐趣,直接购买新鲜的农产品,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带动了餐饮、住宿、手工艺等服务业的发展。村民可以开办农家乐、民宿,制作和销售手工艺品,实现了就地创业就业,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附加值。这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让乡村经济发展更加多元、更具韧性。
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各地乡村纷纷加大对道路、水电、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力度,优化乡村环境。原本破旧的道路变得宽敞平整,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垃圾实现分类回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古老的建筑得到修缮,传统的民俗活动得以复兴。乡村不仅变得更加美丽宜居,而且更具文化底蕴和吸引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之地。
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农民。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农民的收入渠道得到拓宽,钱包鼓了起来。此外,乡村旅游的兴起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他们带回了资金、技术和新观念,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自身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他们不再只是单纯的农业生产者,而是具备商业头脑、服务意识的新型从业者,对家乡的发展更有信心和归属感。
以旅兴农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路径。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引下,只要我们科学谋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效应,就一定能绘就更加绚丽的和美乡村幸福图景,让乡村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美好家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