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手机国补“满月” ,点燃消费热潮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6日19:2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自1月20日起,手机等数码产品国补政策在各地陆续落地,全国消费市场迎来一波“换机热”。政策实施首月叠加春节消费旺季,推动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相较于2024年,2025年的“两新”政策进一步加码升级,通过丰富补贴品类、加大补贴力度,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持。电商平台的切入,更是加快了国家补贴政策落地速度,带动市场经济回暖成效显著。

据商务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24时,超过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三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恰逢春节前后,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更是成为热门“电子年货”。与此同时,截至2月19日24时,汽车报废更新16.9万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4.7万台。受“以旧换新”政策影响,相关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产业链上下游均有受益。对消费者而言,国补政策透明公开,线上线下即可享受“支付立减”。政策利好带动电子商品热销,有效实现了数码产品去库存,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稳步增长。“以旧换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各领域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然而,政策在落地途中也伴随一些潜在问题。部分商家和个体存在“先涨价后补贴”的套路、“骗补”“套补”等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政策效果和消费者权益。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适时发挥作用,宏观调控,正确引导,同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补贴执行情况展开回查,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百姓。与此同时,对于部分低收入群体来说,国补惠及面仍然有限。各方应积极探索和优化补贴模式,突破地方政策力度约束,打破渠道限制,加速补贴覆盖面扩大及成效兑现,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政策更深层的价值在于推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一方面,消费需求向中高端机型倾斜倒逼企业提升产品性能,如国产芯片企业与手机厂商加速布局AI技术研发,通过接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等创新实践强化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产业链上游的技术突破又为消费市场提供更高附加值产品,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格局‌。这一进程的可持续性既依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需要政策精准护航。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5%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提升财政赤字率至4%、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等举措增强政策协同性,重点支持设备更新、绿色转型及人工智能+行动‌。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工具包中特别强调“预期管理”与“政策前置发力”,通过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消费激励与产业转型节奏相匹配‌。随着消费补贴政策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共振效应,我国经济正加速向“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型‌。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是促进消费复苏、经济增长、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消费市场已然形成了良性循环,为3C数码产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引导资源向特定领域和产业流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沛容(湖北宜昌)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