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坚持为党育人使命,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7日18:3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提出了“锻造过硬党员队伍”的明确目标,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擘画了蓝图。党校作为党员教育干部培训的主阵地,肩负着贯彻落实《规划》的重大责任,基层党校更是直面一线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秉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从教学内容、培训方式、师资力量及组织实施等四方面入手,确保《规划》落地生根,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规划》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基层党校要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政治引领与时代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做到“精”与“实”兼顾。一方面,要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作为教学重点,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确保党员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紧扣时代需求,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融入支点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热点议题,让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温度。此外,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党员,应设计差异化的课程体系,为基层党员提供接地气的政策解读,为领导干部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培训,确保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规划》提出,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基层党校要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学习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方面,应积极开发在线学习平台、短视频课程等,让培训打破时空限制。同时,可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等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创新形式,让党员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此外,还应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既保留面对面教学的深度,又发挥网络平台的广度,确保培训既有吸引力又有实效性。

《规划》指出,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基层党校应加强组织实施,完善制度机制,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促发展,深入推进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制度建设,秉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通过制度挂钩考核,促进校干部教师在教育教学及科研资政方面诞生出更多高质量的理论学术成果;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对参训党员的学习成果和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教育培训不脱离实际、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培训制度建设,坚守“从严治校”的初心。以《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为抓手,对学员实行科学规范的流程管理、自主管理,严格遵照规章制度,将学员的学籍、学习、党性锻炼、请销假、考勤、考核鉴定等方面形成严格的组织管理体系。

贯彻《规划》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基层党校应提升师资力量,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一方面,应加强师资培养,通过定期培训、挂职锻炼、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要注重引入外部资源,邀请专家学者、优秀基层干部、先进典型人物参与授课,丰富教学视角。此外,还应鼓励教师深入调研、开发精品课程,确保教学内容紧贴实际、讲出深度。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才能将《规划》的目标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实践。

党校强,则党员强;党员强,则党更强。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基层党校需秉持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落实《规划》要求,为写好《规划》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为党的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志伟(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委党校)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