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消费”是当前重要任务,强调通过提升消费能力、优化供给质量、改善消费环境等多维度举措,推动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市场监管部门,如何以“有形之手”护航消费活力,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激发消费市场新动能?
支持消费场景创新,科技赋能释放市场潜力。中国电信“天翼”AI手机通过实时翻译功能打破跨境消费壁垒,首月销量破百万台,充分印证新技术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市场监管部门以创新思维赋能消费场景升级,为经营主体打造“优而新”的消费生态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布局5G、人工智能等新业态,例如支持商超引入AI导购机器人、智能购物车等技术,优化消费者动线设计和商品推荐精准度,实现消费场景“质”与“智”的双重升级。另一方面,推动跨界融合激发消费活力,如火锅店与KTV场景叠加、书店嵌入咖啡烘焙体验等模式,通过业态“破圈”创造沉浸式消费体验,市场监管部门可联合行业协会制定融合场景服务标准,防止无序竞争。
破除壁垒,构建公平有序市场环境。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的“隐形围墙”,例如针对部分平台“大数据杀熟”、强制“二选一”等行为,需强化反垄断执法,消除市场割裂。需深化跨区域执法协作,探索跨区域联合建立“消费投诉信息共享库”,对直播带货虚假宣传、预付式消费跑路等乱象实施“一地曝光、多地联动查处”,助推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提速。同时,要依托技术手段根治假冒伪劣顽疾,加大对“山寨货”“傍名牌”的打击力度,提升消费者信任,让“良币驱逐劣币”成为常态。
标准引领,激活“两新”政策动能。“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被中央列为今年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之一,2025年政府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以旧换新。市场监管部门应联合行业协会细化回收标准,破解“以旧换新”堵点。针对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品,制定绿色设计、拆解处置、资源再利用等全流程技术规范,例如明确废旧动力电池的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企业建立“线上预约—上门回收—环保处理—积分激励”闭环体系。需推动“两新”标准与国际接轨,例如将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与欧盟关于废弃电子电气设备的指令对接,实现家电能效标识互认,联合“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新能源汽车充电协议互通机制,通过国内标准夯实产业根基、国际标准拓展市场空间,既能激活超大规模市场的升级潜力,又能将中国“两新”实践转化为全球绿色转型的示范样本。
维权升级,打造消费安全“金钟罩”。消费维权向源头延伸,例如强化预付式消费监管,推行“七天无理由退货”全覆盖,并试点“消费纠纷先行赔付”等机制。同时,利用大数据监测网络消费投诉热点,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实施精准打击。推广建立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平台,实现投诉“一键直达、实时处理”,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商敏(湖北襄阳)
责编:陈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