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班,赶上下雨天,还没到前面的丁字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远远就看见车辆已经打着双闪排起了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我骑着电动车从路边的空隙缓缓向前走,到路口时,更是堵的一塌糊涂,直行的、拐弯的车辆互不相让,导致整个交通处于瘫痪状态。这时一位外卖小哥停下电动车,站到路口中央,开始指挥交通。他的动作或许不够专业,但那份担当却让所有人动容。在他的指挥下,拥堵很快缓解,车辆有序通过,然后他从容地跨上电动车就消失在雨雾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外卖小哥冒雨指挥交通的故事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公民精神最本真的光芒。他教会我们:真正的城市文明不在于道路的宽度,而在于人心的温度;不在于制度的完善,而在于公民的自觉。
在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中,“时间就是金钱”的信条往往异化为冷漠的盾牌。外卖行业本是最讲求时效的领域,可这位骑手却选择放下准时送达的KPI压力,承担起更重要的公共责任。这种选择打破了“事不关己”从“扶不扶”的道德困境,到自发形成的互助网络,见证着社会文明的螺旋式上升。
2021年,杭州一位老人在公交车上突然晕倒,车上的乘客们立即行动起来。有人拨打急救电话,有人为老人做心肺复苏,还有人脱下外套为老人保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人转危为安。这种温暖会传递,会让更多人愿意在他人需要时伸出援手。社会文明正是在这样的点滴中不断进步。当善意形成共振,就能建构起超越契约关系的温暖共同体。这种互助不依赖制度强制,却比任何规章都更具生命力——它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是公民意识的自然流露。
每个主动伸出的援手,都在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每次不计得失的付出,都在加固社会信任的基石。当越来越多普通人愿意“多管闲事”,我们的城市才能真正成为诗意栖居的所在。这或许就是外卖小哥留给我们的启示:建设美好社会,不在于等待超人降临,而在于每个平凡人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微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 陈鸿衍(咸宁市审计局 )
责编:李 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