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分时,种过庄稼的人都知道,“人忙没得田忙,田忙没得肥忙”。农作物要想长得好,氮磷钾少不了。一旦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就会出现某些特殊的症状,称为“缺素症”或“生理性病害”,最终可能影响食用。在干部成长中,这种科学“施肥”的做法,同样少不了。
然而,现实干部“苗子”的培养过程中,部分人仍存在一些认知误区。例如,认为农作物株蔓旺,就代表长势好。部分干部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定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就对其教育培养稍加放松,任其自由生长。殊不知,土壤水多植株蔓叶旺、根茎浅,产量也会降低。一名干部如果理想信念丧失,精神上就会“缺钙”,政治上就会“变质”,就很可能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败下阵来。有的认为,追肥也可以当底肥。第一次没施好,还有第二次。实际上,农作物施肥讲究关键节点。早秋底肥没施好,后面哪怕追肥施得太多,也达不到“十全十美”。如同年轻干部如果没有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错了第一粒,后面全错位。还有的认为,施肥越多,长得越好。实际上,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全盐含量为0.2%~0.3%,当超过0.65%时,根系就会出现反渗透,从而导致植株枯死。对干部教育培养而言,如果忽视干部日常工作强度,“火候”过大,常常重复培训、突击培训,布置大量无意义作业,再好的“苗子”也会不堪重负,直接影响实际工作效能。
因此,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键在于科学施肥。一是施好底肥。利用五个月的时间,对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全覆盖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等理念深深扎根于思想深处,让每一位党员干部从一开始就筑牢求真务实的思想根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二要施好薄肥。以“薄肥勤施”的理念,将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通过定期开展廉洁从政小课堂、作风建设微讨论等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党员干部自觉养成自省自律、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三要适时追肥。密切关注干部成长动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阶段干部的特点和需求,精准开展学习。对新入职干部着重加强作风养成教育,引导其到基层一线收集建议、研究问题、解决困难;对关键岗位干部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教育,防范产生各类“隐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针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追肥”矫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制止,确保干部成长不迷航、不失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干部还要靠组织培养。形势越变化、党和人民事业越发展,越要重视干部培养。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只有精准把握干部教育的“施肥之道”,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营养”融入干部成长的血液,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保持作风建设在路上的清醒与坚定,不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蔡忠楷(武穴市委组织部)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