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心有所戒,行有所止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0日14:4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干部们当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基层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中央八项规定,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基层干部指明了作风建设的方向。它虽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直击作风问题的要害。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曾报道,河北省南宫市水务局原工作人员李晓飞因沉迷网络赌博,短短8个月时间内,挪用、贪污公款1900余万元;北京市东城区某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原出纳员王雪追求奢侈消费、高档生活,仅一年多时间就侵吞、骗取公款720余万元……本是前途大好的年轻干部,却在金钱的漩涡中失去方向。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警示案例,说明这些年轻干部心中没有敬畏,行为没有底线,最终导致腐败。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永远没有休止符。只有当党员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内化于心,把纪律规矩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方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中有戒,不越雷池一步。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风险点众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作风问题的泥潭。因此,对基层干部进行严管,是对他们的真正厚爱。譬如,江西井冈山推出《井冈山“黄橙红牌”预警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将公务人员在政治表现、工作履职、担当作为、品德作风等方面存在尚未构成违纪违法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情节轻重、影响程度以及本人态度等,明确黄、橙、红3类34种发牌情形,注重抓早抓小、立好规矩,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时候,通过发牌的强烈仪式感,防止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这一举措不仅让违规干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让其他干部深受触动。严管,就像一把高悬的利剑,时刻提醒着干部们要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只有通过严管,才能让干部们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成长,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

防微杜渐,是干部保持清醒的警世之钟。警示教育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一环,它能让党员干部从他人的教训中汲取经验,增强对工作的敬畏感。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4年1月8日,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三集《强化正风肃纪》播出,片中案例引发热议。片中提到,六名干部在党校学习期间违规饮酒,导致一人酒后死亡;不经调研论证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国有资金巨额损失;居民自建房垮塌,“失管”的违建背后,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警钟长鸣,全国各地通过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无小事,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演变成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党员干部能够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自觉做到防微杜渐。只有对工作充满敬畏,才能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基层干部肩负着重大使命。让我们以“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为座右铭,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中筑牢信仰之基,在严管厚爱中保持清醒头脑,在防微杜渐中坚守为民初心。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为实现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只有干部作风正,基层发展才能稳,人民生活才能更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高凯丽(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道“小纸青”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