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天,外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的中国之行如同一颗文化炸弹,在全球社交媒体炸开了花。这位拥有3700万粉丝的“抽象文化”顶流,用15天时间从上海吃到重庆,从故宫逛到少林寺,在某海外平台直播累计播放量达6400万次,让外国网友惊呼“原来中国这么赞”。
这场文化奇遇,不仅撕开了西方媒体编织的“信息茧房”,更让世界看到:官方力量的“宏大叙事”和民间力量的接地气表达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中国形象——既有科技腾飞的 “硬实力”,又有市井烟火的“软魅力”。
在“甲亢哥”的镜头里,中国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立体国度。他在上海外滩被粉丝用萨克斯版《阳光彩虹小白马》包围,歌词中的“内个”因谐音梗意外成为“反向文化输出”的符号;在重庆体验轻轨穿楼时,被“8D魔幻城市”的地形惊掉下巴;在少林寺拜师学武时,被师父的“真功夫”打得哇哇叫却又连声赞叹……这些未经剪辑的真实画面,如同一场“数字游牧”,以随机性和即时性消解了文化壁垒,让外国网友直呼“被骗了二十年”。
与官方宣传片的精心编排不同,“甲亢哥”的直播充满了意外与即兴——偶遇大张伟粉丝、被火锅店老板热情投喂、在高铁隧道中流畅直播5G信号满格。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构成了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故事”。正如中国驻美大使馆所言,他为外国观众创造了解中国的新渠道。而这种渠道的核心,正是“真实”二字。
这种火热并非个例,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教育文化传播“双轮驱动”的缩影。在官方层面,截至2025年,中国已与70多个国家建立职业教育合作,在25个国家建成27个“鲁班工坊”,培养了近万名熟悉中国技术的技能人才。例如,埃及鲁班工坊开设的云计算专业,填补了当地职业教育空白;赞比亚的“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非洲首个由中国职业院校独立创办的学历教育机构。又如孔子学院的“中文热”,中亚地区13所孔子学院累计培养1.8万名学员,从学龄儿童到商界精英,会汉语、懂中文成为“新时尚”。于民间层面,李子柒这位停更三年的“东方生活美学”代表,复出后以非遗漆器制作视频再度引爆外网,单条视频播放量超5000万次。她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诗意镜头,将中国传统手工艺与自然哲学推向了全球。
“甲亢哥”的直播风格与中国网友的“玩梗”文化意外契合。例如在少林寺挨打后哀号“这很痛苦,但这是功夫”的场景,既传递了武术精神,又以无厘头方式消解了严肃性。这种“去中心化”的互动,证明情感共鸣可以超越语言和意识形态差异。当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文化传播的“毛细血管”,当一碗重庆小面与故宫红墙共同构成国家形象拼图,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终极解构——在火锅蒸腾的热气与街头巷尾的笑声中,人类终将找到超越国度的共情密码。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国教育文化传播需要更多“甲亢哥”式的民间力量,也需要更具弹性的官方智慧。当故宫志愿者用流利英语讲解文物,当河南武校少年在训练间隙刷短视频,当上海创业者用英语与海外客户沟通……这些细节正在重塑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未来的传播路径,或许不在于谁的声音更大,而在于谁能更真实地触摸文明的肌理,更真诚地传递文化的温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虢碧莹(武汉经开区教育局)
责编:林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