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江汉潮起千帆竞,民企涛头勇争先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0日23:5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武汉长江左岸的江汉关钟楼旁,九州通医药集团正以现代化的自动化分拣线,将湖北生产的医疗物资发往东盟十国。这家起步于江汉路药房的民营企业,年营收入达1573亿元,带动全省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生动体现。作为武汉现代服务业最为集中的区域,江汉区正凭借民营经济的活力跃升,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中,实验室的技术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位于江汉经济开发区的武汉唯柯医疗研发的介入式心房分流器完成了全国首例临床试验,成功打破进口产品在这一领域的垄断格局。这项源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技术转化成果,标志着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微创光电的智能视频系统保障了郑渝高铁隧道的安全运营,云启智慧承建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服务于全国2.8万所学校。数据显示,2024年江汉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41亿元,同比增长28%,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愈发紧密。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市场主体注入了强劲活力。在江汉区政务服务中心,“楚天贷款码”绿色通道前,服装企业主李女士仅用3分钟便通过“301”快贷模式获得了50万元授信,且无需担保、一次对接即可完成。这一模式全年为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42亿元。而在武汉中心大厦云端政务服务站,楼宇服务专员年内解决了企业诉求246件次。全区52栋重点商务楼宇贡献税收占区级财政收入的61%,“立起来的开发区”展现了江汉区空间集约化发展的独特智慧。

楚商回归热潮涌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从深圳回迁的湖北省天一智能公司,短短6年间产值从5000万元跃升至3.2亿元,其精密导轨加工精度达到±1微米。卓尔智联搭建的跨境供应链平台连接了54个国家的采购商,良品铺子海外门店数量突破80家。2024年,江汉区实际利用外资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民营经济的全球化布局步伐稳健而迅速。

站在武汉中央商务区428米高空俯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图景尽收眼底。2024年,江汉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2%,现代服务业占比提升至78.6%。从武商集团引领的消费升级,到武汉金融街集聚的132家金融机构,产业进阶的步伐清晰有力。九州通智慧物流园日均处理订单突破200万件,武汉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额超120亿元,民营经济的量级跃升背后,是改革创新的不懈努力。

江汉关的钟声穿越时空,见证了2.76万家民营市场主体的奋进足迹。当江汉路步行街年客流量突破6500万人次,当武汉中央商务区税收突破150亿元,这片土地正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内生动能。从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到生产线上的工艺革新,从楼宇经济的精耕细作到开放格局的不断拓展,江汉民营经济的进化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基层实践样本。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丁琦(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北湖街道)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