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谷雨弄晴,不负春天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21:1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雨生百谷,云烟卷舒。此令,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春渐远,夏将至,花开正盛,繁花似锦,才湿杏花雨,又吹杨柳风,真是潜风随润生万物,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一年弹指春归,时光飞逝之感也随之渐生。

谷雨春光晓。如果说哪个节令最能彰显国风,那么无疑是谷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谷雨,将这些微小世界定格在春日里,将不易察觉的美转换为可感知的具象,《诗经》里的唯美色彩穿越时空,成了我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人们常在浩瀚宇宙中寻找存在的意义,却总会忽略脚下的微小世界,雨生百谷,土膏脉动,谷以此时播种,雨润新芽,趁露采摘,晾干杀青,搓揉晾摊,晒干烘焙,一道道工序里凝结着茶农的喜悦。漫步襄阳岘山,栩栩如生的大自然,宛如一幅幅神奇的景象破土春笋般浮现在我们眼前。

谷雨带经锄。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相对于文人墨客诗酒年华、品茗“吃春”的惬意,农家会在谷雨时节开始一年繁忙的劳作。布谷催人忙,春耕备耕垄上行,驻足楚都宜城百里长渠两岸,小麦、油菜正充分吸收水分,小麦顺利完成扬花灌浆、油菜饱满结夹,春管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编织着今夏丰收的喜悦。更难能可贵的是,一批批新农人不顾身上的汗水,在希望的田野倾倒着肚里装满的墨水,用脚步丈量着希望的田野,把论文写在了广阔天地上,冠以“都市牧场”字样的薄荷糖、宜城“新农人”借助网络营造的楚都“薯光”,诠释着耕读“经锄”的新意境。

谷雨洗纤素。云深处田家,开遍碧桐花,沉浸襄阳西郊白云人家社区,农家游乐的律动跃然纸上,堂前谷雨落,桐花似蜜香,地润花木浓,三春未逝去,一池浮萍生。白云人家社区附近,十里荷塘,春水返潮,待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更怕“留得残荷听雨声”,惜春的情愫激荡心头。岁月如梭,指间流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惜时如至圣先师孔子,也自甘陶醉在春天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咏而归。争春竞春,万物日新,珍视当下,相逢已是上上签,触景生情,何须相思煮余年。

谷雨即事,稼圃纪年。站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历史坐标凝视,黄淮、江淮地区作物新种,粮食、土地以及县域发展成绩可圈可点。展望未来,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国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田抗灾减灾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愿我们不负时光,珍惜韶华,策马扬鞭再奋蹄,春风化雨开新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志克(宜城市委宣传部)

责编:郑傲兰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