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江汉潮涌。4月17日从武汉海关获悉,据海关统计,2025年一季度湖北省进出口总值历史性突破1700亿元大关,以1743.1亿元创下同期新高。16.6%的同比增速不仅跑赢全国15.3个百分点,更延续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两位数强劲增长态势。这份成绩单背后,既有“九省通衢”的物流势能转化,也有民营经济的厚积薄发,折射出湖北在支点建设中的战略突围。
数据显示,一季度湖北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1192亿元,增长16.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8.4%,荆楚大地民营企业生机蓬勃、活力迸发,构筑起外贸基本盘。在武汉光谷,锐科激光的万瓦级光纤激光器远销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在襄阳自贸片区,骆驼集团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24小时为“一带一路”国家供货。这些企业22.4%的出口增速,既源于“湖北智造”的转型升级,更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湖北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开展智慧海关建设,主动探索“智能化”监管,持续在通关便利化上发力,以报关单、税单等基础数据为依托,将省内重点企业报关单整合时间压缩80%。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民企从“生力军”成长为“主力军”,湖北外贸的内生动力愈发强劲。
“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物流枢纽的能级跃升为湖北外向型经济注入强劲动能。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其辐射效应在一季度进出口数据中尤为凸显。依托81条国内国际货运航线,鄂州进出口总值实现60.2%的爆发式增长,对全省进出口增长贡献度由去年同期的3.8%跃升至4.6%。这条“空中丝路”串起万亿级产业链,花湖国际机场的空港保税物流中心高效运营,华中区域国家应急物资中心、中国供销产业园、九州通沃田供应链、国药控股中心仓、东航生鲜港等一批临空产业项目聚集发展。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与通关便利化的“软服务”双轮驱动,让湖北从“内陆腹地”变身为“开放前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市场的多元开拓与区域协调发展,勾勒出湖北开放型经济的新图景。936.4亿元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392亿元对东盟进出口值、229.7亿元对欧盟进出口值,体现了湖北与国际市场的深度嵌合。在宜昌综保区,“秭归脐橙”搭乘中老铁路直达万象;在阳逻港,光电子产品经江海联运发往欧洲。湖北的优势产品搭载着国际通道,与全球市场形成价值闭环。17个市州中13个保持进出口增长,打破了“武汉单极牵引”的传统路径。鄂州花湖机场与武汉天河机场实现“客货双枢纽”协同;十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和荆州智能家电产业园齐头并进,产业梯度转移有效激活区域动能。从武汉“一城独大”到省内“遍地开花”,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湖北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浩荡长江奔腾不息,开放大潮澎湃向前。民营企业生产线昼夜不息;花湖机场航班划破夜空。当“湖北造”沿着新丝路走向世界,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正在荆楚大地加速成型。从地理枢纽到经济枢纽,从内陆大省到开放高地,湖北正以破浪之势,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书写新的传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银龙(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满春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