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执法之效,在于安民。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呼啸而来,给执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发现,执法更加精准化;从应急处置到风险管控,执法更具针对性;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执法更趋协同性。最高级的治理并不是简单的“一条腿”“一根筋”,而是像弹琴一样,十根手指各有分工,既讲究差异化,也注重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奏出群众心声。在荆楚大地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上,执法者们正积极探索,努力让执法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书写着新时代执法为民的壮丽篇章。
当前科技快速发展,为执法工作带来全新机遇。近年来,湖北在科技执法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遥感监控如同敏锐的“千里眼”,为湖北的环境执法装上了超大相机。实景三维技术则使湖北的城市发展形成了精准沙盘,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武汉、宜昌等城市利用实景三维技术,对城市空间进行精准建模,为城市交通规划、公共设施布局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让城市发展更加有序、高效。城市大脑作为城市治理的神经中枢,在湖北的多个城市得到应用。以武汉为例,城市大脑整合了交通、城管、应急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实现了对城市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提高执法者的应用能力,培养互联网思维,提高数据分析的敏感性,进而提高城市风险管控水平。
在执法工作中,部分地区存在“一刀切”执法现象,对不同情况采取同样执法手段,造成了群众的反感。应通过灵活执法,采取不同执法方式,减少因执法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实现群众需求和执法效果的统一。以城市摊贩治理为例,过去一些地方对摊贩采取简单粗暴的驱赶方式,不仅影响了摊贩的生计,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如今,湖北各地在城市管理中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在不影响城市秩序的前提下,允许摊贩在指定地点合法合规经营。武汉的吉庆街、户部巷等地,通过合理规划摊位、加强卫生管理等方式,既保留了城市的烟火气,又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赢得了民心。为此,应该不断提高执法的精细化水平,针对不同具体情况精准施策,实现执法的科学化、精准化。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提升执法能力水平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执法理念。一方面要充分满足群众需求,让“小摊贩”“你送我检”等暖心之举成为执法常态;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让“随手拍”“小院议事厅”“社区议事群”成为居民的习惯,引导群众监督执法行为,参与执法过程,提出执法意见,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城市治理中,执法者必须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执法的不变追求,既注重差异又协调统一,精准施策、顺应民意,只有这样,执法的琴键才能真正弹奏在百姓的心坎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瑾(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民族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