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赢得人心,城市出圈之后才长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7日23:0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被暴风“夸夸”的重庆荣昌区持续惊艳全网,单日吸引游客量突破历史峰值,热度居高不下,成为区域文旅发展的现象级案例。这场“出圈”绝非偶然,其背后是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与群众勤劳之手的同频共振,生动诠释了新发展格局下“协同作战”的乘数效应。

荣昌的爆火,首先源于当地政府全盘考虑、苦心经营,以“绣花功夫”打造的顶层设计。从非遗保护条例的修订到文旅融合专项基金的设立,制定目标2026年产值超10亿元的《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让流量红利惠及全产业链;从基础设施配套到全域旅游规划,小到“交警不贴罚单、城管不掀地摊”,免费停车政策坚持两年,严控卤鹅涨价、打击恶意竞争,用规范管理保住口碑,大到“听劝”引进羽毛球产业、持续扩大招商引资,政府既是“规则制定者”,更是“资源整合者”。全区上下一心,将“宠粉”上升为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的治理哲学,政府用细节证明“真把百姓当自己人”,坐落于重庆西南一隅的荣昌找到了从“管”到“宠”的破局密码,用政策“组合拳”打出了发展“加速度”。

荣昌文旅的持续升温,还得益于市场主体“八仙过海”式的创新实践。非遗产业跨界融合,打造“非遗+制造+文旅”全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农牧产业深度耦合,围绕“荣昌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构建“育种-养殖-加工-文旅”产业闭环,建成全国最大地方猪种质资源库,带动周边省市养殖基地;打造产业协同数字平台,建设“荣昌产业大脑”,开发供应链智能匹配系统,促成企业合作;与成都、内江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建立跨区域利益分享机制,不断为周边“兄弟伙”创造发展机遇……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裂变”,从“单兵作战”到“破界融合”,荣昌经验表明:创新之道,不在闭门造车,而在开放包容;发展之要,不在零和博弈,而在美美与共。

人心的力量可以“点石成金”。荣昌现象最动人的篇章,是当地群众自发成为城市“代言人”。用免费停车、消费券、全民热情好客等“小确幸”积累城市信用,领导IP化,区委书记高洪波从“蜜雪冰城调研照”到“直播间方言互动”,塑造亲民形象;流量民主化,通过奖励草根网红,承认“人人皆可成为城市IP”,打破官方话语垄断;号召干部买新衣、下馆子,动员企业涨工资,让每一位普通市民成为“城市代言人”;从街头巷尾的自觉热情服务到社交媒体的自发传播,这种“主人翁”意识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激发社会参与形成“燎原之势”。从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到荣昌卤鹅,近年来爆款文旅项目启示我们,当一座城市愿意为草根的梦想买单,它的未来注定会被更多人“种草”。

荣昌的经验主要在于抓住 “共”这个关键,政府、市场、社会拧成一股绳,一起使劲儿。结合湖北七大发展战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各自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就像搭把手盖房子,你递砖我和泥,齐心协力才能把房子盖得又快又好。相信只要咱们团结协作,一定能在湖北这片土地上,交出亮眼的发展答卷,把荆楚大地建设得更加红火。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伦(武汉经开区 “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