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在唇齿留香间,读懂宜城人间烟火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10:1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藏在街巷的烟火气与历史的文脉交织处。近日,“香飘高康 寻味宜城”楚都美食街开街暨楚都美食季在小河镇高康村启动,让宜城这座千年古城以“美食+文化”的创新姿态走入大众视野。街巷飘香处,不仅有盘龙鳝的鲜辣、啤酒鸭的醇厚、腊肉粑粑的糯香,更有楚辞的雅韵流淌其间,宜城正以独特的方式,将“文化味”烹入市井烟火,写就文旅融合的鲜活篇章。

香气为引,邂逅烟火人间。“香飘高康 寻味宜城”楚都美食街开街暨楚都美食季以“香”为主题,巧妙地将嗅觉体验融入每一处细节。走进高康美食街,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与霓虹灯牌交相辉映,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这里汇聚了宜城最地道的风味,红亮诱人的“宜城大虾”藏着荆楚饮食的豪迈,焦香扑鼻的“盘龙鳝”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金黄酥脆的“腊肉粑粑”裹着温热的浓浓乡愁,一碗浓情蜜意的葛根粉和着母亲河汉江的甘甜,一杯楚贡美酒酿出农耕文明的醇厚……整个美食街飘散的菜香、茶香、酒香、葛根香,每一种香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关于宜城记忆的匣子。

宜城,是一座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楚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南北交汇的宜城,将千年楚味融会贯通、八方美食兼收并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手法及地方风味,逐渐引领鄂西北的饮食风尚,楚文化的厚重底蕴与八方风味的独特魅力完美融合,又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从鲜香四溢的宜城大虾,到酥嫩可口的干炸仔鸡,再到风味独特的盘龙鳝……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楚地儿女的智慧结晶,每一口滋味都诉说着千年古城的文化传承,无论是古朴还是新潮,香气始终是串联起宜城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游客行走在美食街,可以循着楚式屋脊的凤鸟纹饰漫步,用眼神绘就“宜城美食舆图”,舌尖品味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一部立体的宜城编年史。美食赶大集,赶的是人间烟火、集的是乡情记忆,赶的是浓厚的人情味、集的是淳朴的民风,以美食作笔勾勒出甜蜜的童年记忆;美食街巡演,许多市民漫步在街中,被阵阵飘来的香气吸引驻足,或是品尝特色小吃,或是与亲友分享美食,欢声笑语回荡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每一道菜品都像是宜城城乡风味的“密码本”,在游乐和巡演中加深对宜城饮食文化的理解。美食在此不再是简单的果腹之物,而是承载了历史与情感的叙事载体。

高康美食街的开街,是宜城文旅突围的缩影,标志着宜城文旅从"景点打卡"向"文化浸润"的跃迁。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许多城市陷入同质化竞争,而宜城选择以“文化深耕”破局——她不满足于做美食的搬运工,而是以宋玉文化为魂,以本地食材为墨,书写独一无二的文旅叙事。这种“文化+”的思维,让一条美食街成为展示楚风汉韵的窗口,更让游客在饱腹之余,产生对宜城历史的好奇与认同。宜城市注重从美食中挖掘故事,引导游客吃出文化和健康,品出特色和美味,宜城人民在寻味之旅上不断探索创新。借助媒体,慕名而来的远近博主,同步将美食故事和美食文化传播开来。

2025年宜城市迎春晚会以情景舞蹈《千古绝唱——宋玉赋》再现楚国风韵,非遗项目如襄阳花鼓戏、兰花筒等登上舞台,让历史“活”在当下;美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新开街的“高康美食街”不仅汇聚宜城大虾、盘龙鳝等地道美味,更通过“千人品鸡宴”“楚国就餐礼仪展演”等活动,让游客在舌尖品味中触摸楚文化的脉络;体育赛事与文化IP联动,2024年汉江半程马拉松以楚庄王、宋玉等角色助阵赛道,终点美食品鉴区用筒子骨、腊肉粑粑等留住跑友味蕾,实现“体育+文化+美食”的跨界融合……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美食街的灯火正浓,高康美食街的故事仍在发酵。这里没有刻意堆砌的文化符号,有的只是将历史熬进高汤、把传说揉入面团的智慧。宜城的文化,早就在祖祖辈辈的灶台上活着。或许,文旅融合的最高境界,正是让每个品尝者都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在唇齿留香间,读懂宜城这座城的千年文脉与人间烟火。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锋(宜城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郑傲兰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