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财政文化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一位财政人的初心与使命。财政文化,既是制度的筋骨,亦是情感的血脉,它让数字背后的严谨与温情并存,让政策执行中的刚性与柔性共济。今起,东湖评论联合“楚财先声”网评团队,推出“财政文化润心田”专栏,从老财政人口述的历史片段,到青年干部笔下的理想宣言;从乡镇财政所的质朴札记,到机关党委的宏阔思考,每一篇都是财政文化生根发芽的见证。让我们以文字为舟楫,载读者驶向财政文化的深水区,感受其背后的精神力量与人文温度。
走进珞喻路509号的一楼大厅,赫然在目的是“吃百姓饭、穿百姓衣、承百姓恩,做百姓子弟;谋民众福、兴民众业、理民众财,为民众公仆”的洪山区财政局局训。它时刻提醒着洪财人坚守“初心”,也让经过的办事群众暖心,更代表了“我心中的财政机关文化”。
财政机关文化之“小白的成长”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从我踏上509号的工作岗位开始,就被传授着这一道理。财政前辈们告诉我财政人手一本会计证,没有会计知识干不好财政。而作为工科生的我,是因“金财工程”来到财政工作的,起初只是运用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服务财政业务,后来渐渐感觉到,平台架设只是初级,要想更好地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需要做到信财融合,那么在工作一线的我,必须掌握更多的财政、会计类知识。于是我白天上班跟工程,晚上夜校学会计,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非科班生一次性通过了考试,拿到了会计证,为我的财政工作打下了好的基础。
财政财政,除有财,更有政。加入财政大家庭的前两年,很多前辈们会问入党没有呀?告诉我说,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认识,紧跟大政方针、时事政策,才能做好以财辅政的工作。于是在他们的引领、推荐下,我在党旗下光荣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同时,在组织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公益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渐渐的成长为业务能干、党务会干的、为百姓实干的财政人。
财政机关文化之“中坚的成熟”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因对系统操作的熟悉和财务知识的储备,我轮岗到了局办公室(财务室),开启了各类工作不断叠加、能力不断提升的“疯涨期”,而此间我从我们的财政机关文化中汲取良多。
认识的统一,洪山财政机关文化与党建相辅相成。积极探索,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构建一种共同认同的财政干部价值观、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体系、共同约束的管理制度、共同珍惜的工作环境、共同发展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和谐、奋进的人文环境,为财政事业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础。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我学会了吃苦耐劳,高峰期承担了出纳、档案员、机要员、收发文、能耗表格等区内统计数据报送工作。我学会了统筹兼顾,除上述工作外,我兼顾好了支部副书记的职责,组织支部党员学先争优,杜绝思想松懈,更好地开展财政工作。我学会了全面发展,和同事们一起参加了“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新会计知识技能竞赛”武汉赛区复赛,取得了团体第二名;在部门决算、经济普查等工作中,获得了先进个人;参与了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摄影比赛,获得了优秀、二等奖等好成绩。
财政机关文化之“守正中创新”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我们在传承局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梦为自己定下了“四个四”的洪财人追求:“立志、立规、立人、立业”的“四立”修身;“带着干、学着干、比着干、盯着干”的“四干”勤政;“干事文化破除圈子文化、制度文化破除人情文化、事业文化破除家业文化、拼搏文化破除安逸文化”的“四破”务实;“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的“四城”宏愿;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
秉持“四个四”的追求,我们跳起来摘桃、守正中创新。财政事业正随着时代变迁、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经历着新一轮深刻地财税体制改革浪潮,而我有幸来到了大潮的前沿之一——预算绩效管理。新事务带来的当然是不了解、怕做错,但通过积极的学习,我补齐了理论的短板,不断摸索,我填齐了实践的不足;同时立足财政预算管理,给同事讲绩效,指导预算部门做绩效,我区预算绩效管理从无到有,制度不断完善,意识逐步增强,用绩效“工具”,进一步推进基层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有效地节约和利用财政资金,为百姓带去保障和福祉。
经过五年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实践,我们获得了先进管理手段的收获,积累了经验,也发现了局限,仅以预算谈绩效范围过窄,于是我们又试点了债券项目的绩效评价等,正在我们思索着四处寻路之时,得到了湖北省大财政体系建设的改革指引。省厅预算绩效管理处更名为综合绩效管理处,职责相应调整,配合着大财政体系建设这一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我们感到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这就是我,一名普通财政人的经历,在“传理财之能,承为民之责,展财政人风貌”的财政机关文化洗礼下,逐渐成长、成熟,从被引领者到感召他人。509号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这些最严谨最负责的财政人为民理财,清廉忠诚担当;以财辅政,促进经济繁荣;从青丝到白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我们心中的财政机关文化。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盛蔷(“楚财先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