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稀稀疏疏的树叶洒在些许斑驳的墙上,映出办公大厅的整洁明亮。简洁的办公环境,整齐的文件排列,有序的账簿存放,三五位老同志,五六名年轻人,略显断层的年龄差,这是我对红花套镇财政所的第一印象,而我在这里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5年的时间,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学生,成长为意气风发的财政人,也见证了财政人的精气神。
财政人的精神是勇毅笃行,长风万里的坚定。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政府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1983年,财税分家,分为财政局和税务局。农业税征收任务重,由谁征收成了最大的困难。红花套区于1984年和1986年分两批次招农税专管员,赵宗华就是1986年的农税专管员之一,负责征收农业税,直到2005年国家停收农业税,这一征就是20年。征收农业税的同时,赵宗华于1995年开始担任预算会计,一直到2016年,这一做又是20年。20年如一日的坚守,20年如一日的担当,20年如一日的勤奋,过去的乡镇财政流动性差,歌曲唱“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而在乡镇财政,有许许多多像赵宗华一样一辈子都奋斗在财政岗位上的人,一生始终热爱这一份财政工作。
财政人的精神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温情。2015年,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根据镇党委统一安排,红花套镇财政所党员干部潘万全与渔洋溪村在册贫困户殷耀俊结成精准扶贫帮扶对子。潘万全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帮助殷耀俊一家人点燃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没有钱读书,协助争取助学扶持金并发动身边人进行捐款;没有钱养猪和鸡,协助申请贫困户贴息贷款;没有技术指导,潘万全与镇畜牧兽医中心一起送去技术指导及相关物资;没有销路,潘万全与所有在镇政府食堂进工作餐的同志们联系,热心推介……在扶贫这条道路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看有没有想要解决的决心,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2018年春节,农户女儿手写感谢信如是道:“我的父母对我说:有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有以罗书记为首的宜都市的好领导,有财政所帮扶干部的好行动,我们全家人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2018年6月,潘万全被宜都市委宣传部表彰为宜都楷模,2018年11月,被宜都市表彰为“最美脱贫人”。如今殷耀俊一家早已脱贫,但一直跟财政所保持亲密的联系,潘万全没有停止过对这一家人的关心,精准扶贫结束了,结束的是贫困,但温情仍在继续。
财政人的精神是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勇敢。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肆意蔓延在中国大地。2020年1月24日,本应是阖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日子,红花套镇财政所干部杨文华接到上级指示要求返岗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没有一丝犹豫立马返回到工作岗位,大年初一就开始了入户排查。尽管前景不明,生死攸关,但正如雷神山火神山的建立一样,杨文华作为一名老党员,风驰电掣一般勇敢冲在最前线。红花套镇南桥村有一户农户地处偏僻,被水库隔离,出行主要靠坐船。疫情防控容不得半点马虎,为力争做到不漏一户,杨文华主动担起重任,每天坐船给该农户家里送去疫情防控及生活物资,关心身体状况。2020年的冬天寒风刺骨,渗透着人心的惶恐,湖水显得格外清冷,但是杨文华疫情防控的步伐一天也没有间断。作为一名老党员,一直在践行着“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这既是党员精神,也是财政人的魂。
财政人的故事说不尽,但财政人的精气神老百姓看得见,也能感受得到。无论是98年抗洪,还是20年抗疫;无论是预算管理,还是惠农政策;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企业帮扶……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财政人,哪里就有财政人力抗千钧,行稳致远的魂。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屈美晨(“楚财先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