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财政文化润心田③】“板车财政”拉出了“三难文化”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12:5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财粉.png.png

安邦治国平天下,

致远钩深利万家,

旷世功勋谁问鼎?

财政自古冠中华。

——题记

长江之滨,荆堤之畔,有一方清新而富含文化的水土——江陵县马家寨乡。上世纪末建乡,农业为主,百业待兴,当地流传:马家寨有三怪:“天晴穿雨鞋,有钱买不到菜,财政税收西门开”(当地俗语“喝西北风”,意为没有收入)。建乡30多年来,马家寨乡财政人走遍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绩效显著。多年的积淀,打造出马家寨乡财政所特有的创业精神——“三难文化”。

艰难,两套锣鼓一起敲

1987年,马家寨乡初建财政所。当时没有房子,没有办公地点,人员配备也不齐。老所长拉着一辆板车,把从滩桥区分出的所有办公家当同职工一起拉到6公里以外的租住地进行办公。直至两年后,财政所才搬到政府所在地——马市集镇上新修的一栋两层楼里。因此当地财政行业的人都知道马家寨财政所的典故——板车拉出的财政所。为了教育干部职工不忘初心,发扬“板车精神”:艰苦朴素,敢于吃苦,清廉为政,这辆板车常年挂着党旗,放在财政所楼梯底下的平台里。每一位干部职工天天路过,天天看见,天天感怀!

当时同时建立的另一经济管理部门——经管站也是白手起家,更是一无所有,比财政所还要艰苦。正是这两班人发扬“板车精神”,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相互扶持,让马家的乡财经济管理工作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经管站合并到财政所。从此,马家寨乡乡财政所任务更重,责任更大,绩效却更优。被乡民商企誉为:政府的好管家,企业的及时雨,乡民的贴心人。

克难,四个轮子一起转

马家寨财政所各处室相互协作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常年成立四个特别行动组。

惠农宣传组:为抓好抓实减负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工作常用的模式是:一入户二宣传三落实四监督。此举扎实有效,多年来深受社会好评。

三资管理组:江陵县财政体制实现的是“乡财县管”。马家寨财政所做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村(单位)财乡管;“两个个基本点”即:村(单位)财务审计;村(单位)领导离任审计。马家寨乡财政管理所认真落实“三资”管理工作,有效监管村级财务,对在小型项目建设中暴露的突出问题,严格进行专项整治。攻克了常年困扰农村财务管理的顽疾。

预算管理组:乡财政所根据总体收入精细编制部门预决算计划,收入机制管理到位,税收直接入库,其他收入进非税专户,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采用的方法:国库支付到乡镇,人员支出到账户,政府采购实数报,村级资金进专户。着实解决了农村经济“小规模,大用处”的难解问题。

资金保障组:该组的主要任务是服务政府拆迁工作,对各协调指挥部资金支出范围、用款流程、相关票据严格审核,保证数据逻辑准确、手续完善、资料齐全,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多年来,资金保障组为马家寨乡的拆迁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确保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赢得了广大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马家寨乡财政所在多年的工作中,通过精准且高效的管理机制,即“四个轮子”及时与灵活的运转,有效改善了干群之间的紧密关系,显著加强了经济管理效能。

纡难,六个主体一起保

财政工作的主要职能可概括为:一业二生三市场,四粮五链六运转。即:一要稳就业,二要稳民生,三要稳市场,四是保粮食生产,五是保供应链,六是保基层运转。马家寨乡现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已融入江陵县休闲农业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江陵滨江工业园也落户马家寨。工业是经济的命脉,制造业是强国之本,立县之基,振乡之根。工业带来的就是就业,就业发展的就是民生,产品兴起市场,市场通达产业链。只要抓住工业经济这一主旋律,唱响乡村振兴的歌谣就会响彻乡间。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经济下行压力下,党和人民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财政机构更是责无旁贷。

如今的马家寨,乡望江河,长天一色;看湖渠,鱼鹜齐飞;游村落,四季瓜果;滨江区,机器轰鸣。经济发展阔步向前,人民生活幸福安定。“中国油菜之乡”“中国诗词楹联之乡”,美名远播。

艰难,是基层财政普遍的问题和生存的形式。面对困难,我们要发扬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牢记总书记"不忘初心″的谆谆教诲,为政一方,造福万民。

克难,是集体和个人工作和生活的状态。集体就是在战胜困难中得以发展;人生就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成长。《增广贤文》说得好:“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因此,我们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与世俱进,开拓创新。

纡难,是事业和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招商引资和产业集群发展中,农村财政更要心系百业,主动出击,排忧解难,振兴乡村。

行行有积淀,处处有文化,是马家寨乡得以快速发展的真谛,财政所去年招考入职的一名新员工说:入职培训的第一课,所长讲的三难文化:

艰难——板车精神,艰苦创业

克难——不畏艰难,敢于创新

纡难——心系百业,解危济困

给了我精神,给了我方向,让我工作有信心,有目标,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才对得起这份职业,才不负这一方热土。

这便是文化的传承,这更是文化的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雪峰(“楚财先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纠错】编辑:丁玥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