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奇,所以好奇;因为摸索,所以探索。
一名刚参加财政工作的小兵,有好多的话,要对“老财政”们说。
一年多前,来到湖北长阳县资丘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业务,还有繁重的任务,让我时常怀疑当初的“选择”。
是您和您那个时代的故事,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朴素道理。
我听说您那个时代,没有空调、没有电脑、没有工休、没有娱乐。记数离不开算盘、制表离不开米尺、发文离不开钢板……我还听说,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雨靴是标配,手电筒是必备。是您和您们用脚步丈量山涧的距离,用行动打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知道,那个时代的财力很薄弱,财政资金几乎只能勉强保证基本运转;年终奖过千能笑得合不拢嘴。但即便如此,您和您的同伴们躬耕不辍、孜孜以求,在逆境中探求方向,在挑战中寻求突破,在精益中求精“找茬”,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
时代巨变,而今的财政工作环境和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唯一不变的是“老财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秉承着“老财政”们敢闯敢干的精神,如今的财政“埋”在账堆里的时间少了,拓展财源的机会多了;以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早已“退市”了,如今集中财力办群众大事的理念延展了。一年一度的资丘文化节如火如荼、陈旧落后的资丘小学焕然一新、拉近城乡的绕城公路平坦畅通、独具特色的“独活”产业享誉全国......
秉承着“老财政”们捐华务实的精神,与老百性的心越发拉近了。“退草还田后能不能享受补贴政策?儿女分家后补贴怎么分?”“今年社保卡上多了几笔钱,您能不能帮忙看看是些什么钱?”“我的社保卡换成农商行了,打钱有没有影响?”......针对乡亲们五花八门的惠农问题,我的同事们用“一张笑脸相迎、一杯茶水奉上、一个窗口办结、一套流程闭环”,鱼水情深、其乐融融。
秉承着“老财政”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当下的条条框框少了、“肠梗阻”消失了、印章旅行那是过去时了。就拿最让村干部、企业头疼的项目流程来说,我们在不脱离项目监管的前提下,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将事前立项等审批环节的签字,由原来的8个减少到2个。同时,制作了包括从设计、预算、公示、会议、验收、决算、委托书等一系列“傻瓜式”规范模板。让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规范化。
资丘发展的日新月异,是一代又一代“老财政”对工匠精神打磨的结果。现在,我看到了更多年轻人抱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握紧了接力棒,而我也在队伍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田琳聪(“楚财先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