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数字教育破题 车谷经验重塑课堂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1日18:1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落下帷幕。大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数字教育画卷。武汉经开区多所学校,作为这场变革的积极践行者,不仅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鲜活范本,并以创新之举描绘数字教育的精彩篇章。

重构教育场景,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武汉经开区学校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彻底重构了传统的教育场景。以神龙小学教育集团为例,在“AI火星车救援挑战”课程中,学生们借助VR设备沉浸式感受火星地貌与环境,仿若身临其境;运用3D打印技术自主建模打印车标徽章,将创意变为现实;通过AI软件为救援车进行外观设计,赋予作品独特魅力……这种多维度数字技术的融合,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让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而是在一个充满趣味与挑战的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中展开。相比传统教育场景的单一性,数字技术营造的沉浸式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促进跨代共学,拓展教育时空维度。数字技术不仅打破了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局限,更突破了时空与年龄的界限。沌口小学与湖北开放大学创新开展的“跨代书法共学”活动,借助云端平台,让老年学员与小学生得以隔空“切磋”。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成为连接两代人的文化纽带。这一实践生动地诠释了“美育浸润终身” 的理念,让教育从校园的有限空间延伸至社会的广阔天地,从学生时代拓展至人的一生。它让我们看到,数字教育具有无限的潜力,能够构建起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美好社会生态。

传承文化基因,创新文化教育模式。武汉经开区学校借助数字教育,探索出了文化创新路径。实验小学围绕世界博物馆日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令人叹为观止——依托中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线上博物馆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学生们开展“云游”博物馆、建“迷你博物馆” 等活动。在时间广场上,师生共同创作的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微缩场景,以及学生们精彩的文化讲解与表演,不仅展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更展现了数字教育在活化美育资源、传承文化基因方面的强大力量。在汉字博物馆,利用智慧终端连接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以及学生利用AI软件制作“书法数字人”,都为传统文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古老的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舞台上,武汉经开区这些学校的积极探索不仅充分展示了数字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无限可能,更是一场关于“教育何为”的深刻思辨。它们以技术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重构教育生态,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借鉴范例。

中国正以“技术为笔、文化为墨”,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新叙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度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的未来将更加绚烂多彩,每一个学生都将在数字教育的滋养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虢碧莹(武汉经开区“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林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