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近期报道了湖北创新群团共建机制,打造工会驿站服务新样板,引发广泛关注。报道提到,在武汉江岸区劳动街道工会驿站,快递员张强熟练地使用智能终端打印社保缴费凭证;十堰张湾区红卫街道工会驿站里,返乡女工李芳通过“云课堂”完成了育婴师技能培训;宜昌伍家岗区万达商圈工会驿站,农民工王师傅跟随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学习急救知识……这些生动实践,是湖北省总工会推动全省工会驿站提档升级,牵头开展“群团携手进驿站·服务群众到一线”系列行动的生动写照,一场以职工需求为核心的变革正在荆楚大地纵深推进。
精准服务:绘就职工需求的“工笔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武汉市武昌区总工会采取点单服务,携手群团部门在全省率先制订“十大暖‘新’服务项目清单”,以“群众点单-驿站接单-部门领单-工会统单”模式精准服务职工群体,回应职工需求。这种“按需上菜”的服务模式,标志着工会服务正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深刻转变,当服务供给与职工需求实现“同频共振”。
襄阳市总工会自2024年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当一天工会驿站站长”活动以来,围绕构建15分钟服务圈、建好用好全市449家工会驿站的目标,300多名工会干部积极响应,下沉驿站,用心服务职工群众,此项活动经验被全国总工会选为十大创新实践经验之一,并得到了充分肯定。去年12月,湖北省“群团携手进驿站服务季”活动在湖北省黄石市举行,一批工会驿站群团共享服务中心加速成形,不断丰富、集成的便民服务持续升温,让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成为现实。这些湖北实践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工会服务的生命力,不在于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在于能否以“用户视角”穿透表象,将服务触角延伸至职工生活的毛细血管。当“职工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工会组织便真正成为职工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协同联动:奏响群团服务的“交响曲”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湖北省总工会建立工会牵头、6家群团协同机制,依托共同打造的121个群团联动中心驿站,实施服务项目179项,其中团委开办“爱心托管班”组织志愿服务;妇联筹措300万元款物开展暖“新”公益;科协列支242万元专项经费植入科普互动模块;残联建立辅具共享服务点,联合组织残疾人就业培训帮扶;红十字会为每个站点配置AED设备等,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去年以来,群团联动开展关爱服务2600余场,惠及群众超50万人次。这种协同效应,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工会驿站成为连接职工与社会的桥梁,更是职工参与社会治理的“前哨站”。
这种协同效应在应急状态下愈发凸显。武昌区南湖街道新就业群体服务工会驿站组建“小区轻骑兵”等4支志愿队,全年参与安全巡查、消防演练等治理事务1100余人次;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11名骑手党员亮身份;评选“先‘蜂’骑士”,涌现“救护哥”孙凯、“报事哥”郭飞等模范人物,王勇荣获2023年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驿站已成为社区治理的“前哨站”和正能量的“孵化器”。这充分证明,工会驿站不仅是职工的服务站,更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应对突发事件、服务保障民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会驿站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度融入城市治理体系,成为展现城市温度、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窗口。
数智赋能:搭建永不打烊的“连心桥”
科技赋能,服务有“数”;人文浸润,关怀入“微”。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会完成98个站点一键搜索、查询预约等线上功能,部分驿站提供电视机、电脑、无线网络等,尽享智能便捷。83家驿站智能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守护,2个驿站安装了扫脸等智能门禁系统,用科技守护驿站安全。这种智能化驱动的服务模式,本质上是对劳动者尊严的深度呵护。当智能系统不间断呵护,科技便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满足劳动者需求的“贴心管家”。
技术赋能并未削弱人文温度。湖北省总运用大数据分析,为职工动态需求“精准画像”。目前,湖北省建成三星以上驿站5035家,智能化驿站2551个,累计服务人次超2000万人。武汉市江夏区,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工会驿站智能监控系统,襄阳市多家驿站接入智能门禁系统,实现24小时不打烊服务。这些荆楚暖心实践进一步印证,智能化不是要取代人文关怀,而是要让服务更懂职工、更有温度,在科技浪潮中坚守“不让一个劳动者掉队”的初心。
长效治理:筑牢服务职工的“百年工程”
湖北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922年7月,全国最早的地方工会组织武汉工团联合会成立,1926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汉口设立办事处,同年10月,湖北全省总工会成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湖北工人阶级始终挺立时代潮头,继续谱写属于劳动者的光荣与梦想。全省工会始终紧扣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夯实基层基础,分级分类推进“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覆盖,组织引导工会党员干部学习提能、实践强能,持续开展工会干部“当一天驿站站长”活动,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就地就近服务职工群众,推动各项工作在中部争第一、当标杆,在全国争一流、当先进,筑牢服务职工的“百年工程”。
湖北工会这场服务革命的深层逻辑,在于从“管理职工”到“职工治理”的理念嬗变。全省工会通过建设一批“群团协同”驿站服务综合体,丰富拓展服务项目,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此外,构建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工会+法院+检察+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办好职工服务年度十件实事,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最好的服务,是让你感受不到服务的存在,却时刻被温暖包围。这种润物无声的呵护,正是新时代工会工作的价值所在,它不再局限于解决一时的“急难愁盼”,而是致力于构建一种让职工“近者悦、远者来”的良性生态。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湖北工会正以“绣花功夫”织就服务网络,当24小时智能驿站的科技感与糊米酒的热气交融,当法律讲堂的专业度与生日歌的欢笑声共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服务模式的迭代,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在湖北这片热土上,工会驿站已不仅是劳动者休憩的港湾,更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温暖窗口。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宜潮(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黄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