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善待救人者就是在褒扬见义勇为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6日14:2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山东一小伙在赶赴春季高考语文考场的途中,遇到同学生命面临危险,他毅然放下自己的前途,义无反顾地选择救人,最终错过了入场时间。尽管缺考了这一重要科目,但他却被网友盛赞“人生已满分”。这一事件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社会的角落,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善待救人者、褒扬见义勇为的深入思考。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句台词:“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山东小伙的救人之举,正是对这句话的现实诠释。在赶赴考场与救助他人这两个重大抉择面前,他没有丝毫犹豫,将他人的安危置于自己的前途之上。这种选择,折射出人性中最纯粹的“真善美”。高考,被视为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关乎着一个人的未来走向。然而,山东小伙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人,即便被告知“无法补考”,他也依然不后悔。这种抉择,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光辉,也让我们明白,在人生的考场上,品德与担当才是最重要的答卷。

无独有偶,上月新疆女辅警冒着缺氧危险潜下40米深井救出2岁女童一事,同样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很多网友呼吁给她“转正”成为有正式编制的人民警察,新疆相关官媒也就此事对“转正”一事进行了详细解释。最终,两件事都迎来了圆满的结果。山东小伙被授予“见义勇为”奖的同时将按程序用副题补考;新疆女辅警虽不能破格“转正”,但却被破格晋升授衔,并被授予见义勇为的荣誉称号。这些举措,不仅是对救人者个人的肯定,更是对社会正能量的弘扬。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无论是山东小伙错过人生重要考试选择救人,还是新疆女辅警以血肉之躯与死神搏击,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人生托举他人,以平凡的生命散发人性的光辉。他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立德”,从他们平凡身躯上散发出的忠诚、担当、奉献之力,又影响到了更多的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明志”。在和平年代,虽然不需要像战争时期那样投身战场来报国明志,但这些见义勇为英雄以自身实践,为我们树立了道德的标杆,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力量。

救人者往往不求回报,但他们的精神却需要被鼓励和发扬。网友呼吁对英雄进行补偿或是奖励,这是出于对平凡英雄的崇敬、对高尚品德的赞扬,也是对美好价值观的追求。而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后,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特事特办”,这不仅是对群众诉求的积极反馈,也是在法规条款以外对英雄的人文关怀。这种群众的美好愿景与官方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是鲜明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体现。它既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公平正义的向往,也将更多的“人情味儿”带到了社会治理中,让这个社会拥有了更多温情的瞬间。

善待救人者,就是在褒扬见义勇为。一个社会,只有让善行得到应有的回报,让英雄得到应有的尊重,才能激发更多人内心的善良与勇气。当救人者不再有后顾之忧,当见义勇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为救人者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让见义勇为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尤梦婷(湖北宜昌)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