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一朝时,寒窗苦读十年书”。2025年高考刚刚结束,约6万名武汉学子伴随着大雨走进考场。考场上的奋笔疾书,正是青春岁月中一场全力以赴的自我证明。这并非仅是孤身一人的战斗,其背后凝聚着多少父母温情的守候、师长无言的期待、以及城市无声却有力的托举。
6月7日,一场滂沱大雨不期而至,为这场“人生大考”增添了另一重考验。当风雨急骤,城市却为考生撑开了一把把无声的伞。相关部门提前谋划、科学部署、高效行动、协同作战,从隐患排查到物资准备到应急保障,全方位为考生保驾护航,确保考生能够顺利赴考,书写了城市治理与人文关怀的感人答卷。
地铁全线网为考生开启“优先通道”,那句“考生请先走”的广播,是城市最温暖的提示音。公安交管部门全员上岗,警力下沉至考点周边关键路口、易积水路段。他们化身“雨中导航”与“移动路标”,冒雨疏导交通,开辟“绿色通道”,对送考车辆优先放行。交通广播实时播报路况和求助信息,成为考生和家长的“空中指南针”。800余辆“爱心送考”出租车、网约车以及众多热心志愿者组成的应急车队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风雨中最可靠的“摆渡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也在考点周边设立服务点,提供雨具、热水、应急药品等暖心服务,这些都是社会向莘莘学子伸出的无言援手。
天降大雨是自然意志,而各职能部门的快速响应、精准施策、通力协作,则是城市文明与治理能力的主动担当。那些风雨中坚守的身影、湿透的制服、温暖的臂弯,共同构成了江城最动人的风景线,无声地诠释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照亮了城市精神内核中关怀与担当的刻度。
雨势渐歇,城市伞翼之下,年轻学子们正从容书写未来。风雨中的每一份守护,都如投向未来湖心的石子,那涟漪终将扩展为城市文明更壮阔的图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琪(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花楼水塔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