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楚天评】东湖评论:以湖北力量绘就海洋强国的“荆”彩篇章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3日15:3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建设海洋强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从稳步提升的海洋生产总值,到稳居世界第一的港口规模,再到各级海洋保护区的逐步建立,我国在海洋强国建设之路上稳健迈进。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主权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这一时代浪潮下,湖北,作为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正凭借自身独特优势,积极投身海洋强国建设,奋力绘就 “荆” 彩篇章。

近年来,湖北省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这两大战略目标,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坚实支撑,全力奏响现代化船舶产业发展的激昂乐章。在“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时代浪潮中,湖北的船舶产业如同一艘艘乘风破浪的巨轮,抢抓机遇,奋勇前行,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湖北拥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雄厚的技术实力,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更是其高端装备制造优势产业中的璀璨明星。“湖北造”海洋油田固井设备,在国内市场上份额超过九成;甲板机械在远洋船舶配套市场中,占据了近“半壁江山”,成为行业内的中流砥柱。今年5月,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团精心打造的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正式建设交付,这一标志性成果,不仅让批量国产深远海三文鱼得以走上百姓餐桌,丰富了人们的味蕾,更开创了全球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在海洋渔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耀眼的成绩,彰显了湖北的实力,它有能力、有底气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开发等海洋经济细分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在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的道路上,湖北同样能贡献出独特而宝贵的力量。海洋生态保护,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尽管湖北地处内陆,但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汇聚了众多科研院校和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湖北的宝贵财富。湖北可将相关技术和理念巧妙延伸至海洋生态保护领域,比如,借助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强大科研实力,以及东湖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将河湖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精准适配海洋环境,通过数据建模、参数优化等科学方式,转化应用于近海富营养化治理;依托洪湖湿地生态补水、长江湖北段水华防控等成熟技术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研发海洋珍稀物种栖息地修复方案,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加美好的家园。此外,湖北还可以深化与山东、广东等沿海省份的战略合作,共建“内陆—海洋生态联合实验室”,围绕海洋碳汇提升、赤潮预警防控等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以技术输出与成果共享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让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呵护。

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湖北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化国际海洋合作交流。比如,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海上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资源开发等项目,依托武汉船机、武昌船舶重工等企业,推动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定期举办长江国际海洋工程技术论坛,设置智能船舶、深海探测等专题研讨,邀请国际顶尖科研团队与行业龙头企业参会,搭建“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平台,通过技术成果路演、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提升湖北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影响力,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让世界听到湖北的声音,看到湖北的担当。

海洋强国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国之力协同推进。我们坚信,湖北将充分释放自身区位、产业与创新优势,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闯改革深水区,如同一艘勇往直前的战舰,冲破重重阻碍;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贡献荆楚智慧,为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出谋划策,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擘画壮阔发展新篇,让湖北的力量在海洋强国建设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菁(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珞珈山街道 )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