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是一个提醒全社会共同关注毒品危害、凝聚禁毒合力的重要时刻。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旨在向全社会大力宣传毒品滥用危害,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毒品治理工作,构建无毒社会。
厉行禁毒是党和政府的一贯立场和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禁毒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厉行禁毒方针,打好禁毒人民战争。但当前,境内和境外毒品问题、传统和新型毒品危害、网上和网下毒品犯罪相互交织,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我们更应清醒认识毒品的危害,持续深化禁毒斗争,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认清毒品危害,筑牢思想防线。毒品是社会的毒瘤,是人类的公敌,一旦沾染,轻则损害健康、耗尽家财,重则家破人亡、危害社会。当前,新型毒品层出不穷,伪装成“奶茶”“糖果”“电子烟”等形态,极具迷惑性,尤其容易诱导青少年误入歧途。必须加大对毒品知识和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更好地帮助人民群众防范毒品、远离毒品。近年来,武汉市江汉区通过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如禁毒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让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如在武汉一中、十二中等学校开展“禁毒课堂”,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们了解吸毒的严重后果;在社区举办禁毒展览,展示吸毒前后的人体对比模型,让居民直观感受毒品对身体的摧残,提高居民群众对毒品危害的认知。
严打帮扶并重,挤压毒品生存空间。毒品犯罪是严重刑事犯罪,必须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坚决从严整治。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定不移破大案、打团伙、催网络、断通道、抓毒枭,抓获一批涉毒违法犯罪人员。如武汉市反恐怖工作和禁毒委员会在今年6月3日“虎门销烟”纪念日当天,公开销毁近年来已审结毒品案件中的各类毒品和易制毒原料,以实际行动彰显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在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也注重对吸毒人员的帮扶和管控,努力让吸毒人员过上正常人生活。武汉市江汉区各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就积极帮助康复人员申请公租房、廉租房,实现再就业。这种“严打+帮扶”的模式,既体现了法律的威严,也彰显了社会的温度。
创新宣传方式,营造全民禁毒氛围。禁毒宣传是预防毒品犯罪的重要手段,通过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性,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从而有效减少毒品犯罪的发生。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结合线下活动,打造“抬头可见、低头可听”全方位、立体化的禁毒宣传矩阵。武汉市江汉区就在江汉路步行街、中山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禁毒宣传LED屏,滚动播放禁毒公益广告;在社区小区开辟禁毒宣传阵地,小喇叭走街串巷播放禁毒知识,有效提高了居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和全民参与禁毒的意识。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禁毒长效机制。党建引领禁毒工作是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创新的重要实践,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构建全民参与的禁毒防线。武汉市江汉区认真落实“四级书记”抓禁毒,全面加强禁毒工作组织领导、整体统筹,推动禁毒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用党建“软实力”赋能禁毒工作无限“战斗力”。将禁毒纳入网格化管理,发动党员、志愿者、物业等多方力量,形成“社区民警+网格员+禁毒社工”的联防联控机制;通过“红色物业”模式,将禁毒宣传融入日常物业服务;设立有奖举报方式,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筑牢全民禁毒安全网。
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我们必须携起手来与毒品进行坚决的斗争,让“健康人生,绿色无毒”成为社会共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毒品治理格局,才能真正打赢这场禁毒的人民战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安源(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政研室)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