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提升智慧新区民生服务成效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4日18:4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关乎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牵挂广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2024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再次着重强调,要持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当前,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助力青少年应对未来挑战的必要途径。

从认知层面看,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显滞后。尽管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了更全面认知,但“唯分数论”依旧盛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不足,课程常被边缘化,内容单调、活动流于形式,难以契合学生心理需求。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德育课程界限模糊,将德育简单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且因缺乏专业教师,部分学校照搬传统学科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家校协同也严重缺位,学校与家长联系不紧密,多数家长认为学校应包揽心理健康教育,自身消极应对,致使家校共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严重脱节。

城乡资源分布配置失衡问题同样突出。新区教育城乡二元化明显,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薄弱。专业师资短缺,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不足5%,城乡师资差距显著。硬件设施方面,城镇学校设施完善,而乡村学校缺乏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只能依赖普通教室。乡村学校教研活动近乎空白,教师缺乏提升专业能力的途径。农村儿童还面临家庭教育失衡、学习支持不足与情感陪伴缺失等困境,乡村学校缺乏有效支持,难以满足需求。

工作机制联动机制松散也是一大难题。多个部门虽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了大量工作,但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部门间沟通壁垒犹存,信息难以高效互通,考核评价体系缺失,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社会力量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度亟待提升,配套政策支持薄弱,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大量社会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面对这些问题,构建“云平台 + 社区驿站”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聚焦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资源分布失衡痛点,以“技术赋能数据互通、阵地前移服务下沉”为核心,构建“云平台统筹资源、社区驿站精准触达”双轮驱动服务网络,打造覆盖城乡、衔接家校、智慧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搭建心理健康数据中台,实现教育数据互通,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实现资源智能调度。布局社区驿站15分钟服务圈,确定点位规划标准,分区配置服务功能,定期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活动。线上线下融通聚抓联动,强化工作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强化线上指导。

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复杂多样,受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破解心理健康资源分布失衡问题,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儿童健康成长的现实要求,更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民生服务体系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在当前“品质 + 活力”双定位引领下的新区发展背景中,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期待日益提升,心理健康作为民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纳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布局,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公平普惠、温度可感的现代化民生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田典(武汉长江新区“江小豚”网评团队、区教育局)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