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密集开展年轻干部作风专项查摆行动,聚焦“玩心重、混日子、说话随意、口大气粗”等突出问题,从湖南省烟草局组织145项问题自查,到华东交通大学深挖452条短板,一场覆盖全国的青年干部“自我体检”正推动作风革新。这场行动不仅是纪律整肃,更关乎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青春力量的效能释放,折射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与深远意义。
补钙铸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当前部分年轻干部出现作风问题,究其根源,正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作为干部队伍的“生力军”,年轻干部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期,必须抓住这一“拔节孕穗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教育体系。组织部门要着力打造“理论武装+红色教育”的培养模式:通过“青年干部大讲堂”深化理论武装,以“重走红色路线”强化精神传承。特别要创新教育方式,运用情景模拟、案例研讨、沉浸体验等互动形式,让“干部就是公仆”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引导年轻干部深刻认识到,“干部”二字首先是沉甸甸的责任而非轻飘飘的特权。只有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真正成长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淬火成钢,构建实践锤炼体系。青年时期本应是“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黄金成长期,但令人忧虑的是,部分年轻干部却过早地选择了“佛系”“躺平”的生存哲学。这种看似老成持重的处世之道,实则是以规避风险、逃避责任为代价,最终错失了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的宝贵机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构建科学完备的监督体系。要建立一人一档的干部成长数字化档案,对重要决策、重大事项实行全程纪实;要拓展监督维度,将八小时外的网络言行、社交圈层纳入监管视野,实现监督无死角、全覆盖。组织部门要着力完善“三突出”考核机制:突出实绩导向,建立可量化、可追溯的绩效评估体系;突出关键节点,在重大任务、重要关头考察识别干部;突出结果运用,真正让考核“指挥棒”发挥导向作用。要通过制度创新形成鲜明导向:让吃苦者不仅“吃香”更“吃劲”,让优秀者不仅“优先”更“优育”,让有为者不仅“有位”更“有舞台”。同时要建立能上能下的刚性机制,让“混日子”者如坐针毡,让干实事者脱颖而出,形成“群贤毕至、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制度固本,完善长效保障机制。武汉市江汉区委的探索实践具有典型意义——他们坚持把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艰苦复杂最前沿作为培养干部的“练兵场”,持续选派年轻干部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这种培养模式蕴含着深刻的用人智慧:一方面体现了“猛将必发于卒伍”的选人用人导向,另一方面承载着“蹲苗壮骨、淬火成钢”的培养深意。要建立健全“三维一体”的实践锻炼机制:选派到基层一线“墩苗”历练,在服务群众中厚植为民情怀;选派到发达地区“取经”学习,在开阔视野中提升格局站位;选派到吃劲岗位“攻坚”突破,在急难险重中锤炼过硬本领。同时创新推行“双导师制”,通过政治导师把方向、业务导师教方法,帮助年轻干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实现从“理论高手”到“实践能手”的华丽转身。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去摔打锤炼,才能培养出既有宽肩膀、又有铁肩膀的新时代栋梁之才。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组织部门通过构建严管有力度、厚爱有温度的培养机制,推动年轻干部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锤炼党性,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上增长才干,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本领。唯有如此,才能培养造就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栋梁之才,让青春之花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绚丽绽放,真正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旭东(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