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青春不容 “毒” 行 警钟必须长鸣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30日23:5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的钟声再次敲响,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江汉区禁毒委积极行动,于青年路江宸天街举办“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禁毒宣传活动。活动现场不仅设置了禁毒签名墙、仿真毒品展示区,还循环播放禁毒公益宣传片,吸引大批市民驻足参与。

其实,与毒品的无声战役从未停歇。在全球,每年约 3500 万人因毒品成瘾,其中青少年占比超四成的冰冷数据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与消逝的青春。当“上头电子烟”“奶茶粉” 等新型毒品披着诱人外衣潜入校园,每位青少年都必须清醒认知,毒品不是解压的“特效药”,而是吞噬生命的“魔鬼契约”。

毒品对青少年的侵蚀,首先体现在身体之殇。冰毒对大脑神经细胞的损伤堪比重度脑震荡,连续吸食两年即可出现帕金森症状,双手颤抖、行走困难。合成大麻素则像 “隐形杀手”,使用者的心率会在半小时内飙升至 140 次 / 分钟,引发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据国家禁毒委数据,18 岁以下吸毒者中,70% 存在肝肾功能衰竭风险。这些化学物质如同癌细胞,一旦侵入身体,便会以不可逆转的速度蚕食健康。

身体的病变只是开端,更可怕的是精神之困。海洛因成瘾者大脑中的多巴胺受体被毒品劫持,正常生活带来的愉悦感彻底消失,唯有不断吸毒才能获得短暂平静。当快感阈值不断攀升,吸毒者将陷入“吸毒 — 痛苦 — 复吸”的恶性循环,最终丧失自主意识,沦为毒品的傀儡。某戒毒所真实案例显示,17 岁少年因吸食 K 粉出现严重幻觉,竟挥刀砍伤自己的父母。这种精神崩溃不仅摧毁个人意志,更让整个家庭陷入绝望。

当身体与精神都被毒品裹挟,青少年的人生轨迹也将发生剧变,迎来社会之痛。吸毒者一旦被发现,人生便会被贴上 “污点标签”。参军入伍、考公政审、航空航天等行业对吸毒经历实行“一票否决”,连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基础岗位都将其拒之门外。更可怕的是,吸毒者为获取毒资,往往会走上盗窃、抢劫等犯罪道路。据统计,80% 的侵财类犯罪与吸毒直接相关,一个错误的选择,可能让青少年亲手毁掉光明未来。

青春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而毒品是最廉价的陷阱。那些包装精美的“快乐水”、伪装成零食的“跳跳糖”,本质都是恶魔递出的请帖。国际禁毒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声警钟,请用理性筑起防线,用知识武装头脑,让青春远离毒品的阴霾,向着梦想自由生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恋(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江汉区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