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旧中出新,奏响实体经济三重奏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17:28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6月25日,人民网发表《“旧中出新”激活力》一文,直击2025年经济新现象,引发业内新一轮思考。古与今相交、新与旧相融,将“闲置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需要传统行业找寻自身发展内驱力,以破茧姿态重塑发展脉络。老工业区、老字号、老城区作为传统行业的核心载体,要不断通过产业升级、观念重塑、业态创新,方能在年轮之上焕发新活力。

激活老工业区活力,要以技术革新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老工业区曾面临被视为“夕阳工业”的窘境,但武钢有限以“绿色、智慧、精品”积极探索降碳路径,通过智能制造和低碳技术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与品质,在企业转型升级上交出亮眼答卷。要推动传统重工业实现绿色跃迁,一方面需要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突破高耗能瓶颈为生产赋能,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性绿色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政府通过政策组合拳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有效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与降低企业转型升级成本。工业转型升级或许会经历阵痛,但技术迭代之后的产业创新将会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提供新的势能,让工业实体经济前行的步伐更加稳健。

擦亮金字招牌,需要“老字号”以巧思拥抱新时代。在消费不断升级的浪潮中,拥有深厚底蕴的“老字号”们亦不甘人后。有中药老字号锐意创新推出即饮黑芝麻咖啡、养生草本奶茶等契合年轻人口味与健康需求的轻养生产品;有糕点老字号主动迎合年轻人健康饮食理念,不断提升低糖健康产品在电商店铺的上新比例……当古老药柜飘起奶茶的甜香,当传统糕点联合新消费场景,老字号放下身段与时代共舞,完成了从怀旧符号到潮流IP的华丽转身,实现了旧与新的握手言和,在时间的浪潮中找寻到了应对挑战的经济良策。

老城区重贴“不老”标签,焕发新活力。宜昌市聚焦1877年建成的二马路,以“修旧如旧、修新如旧”原则修复满意楼等历史文化建筑,植入咖啡茶饮等新业态。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后游人如织,成为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的打卡点和文旅消费的新热点。像这样的老城区,虽因城市重心转移而衰落,但在城市更新中并未粗暴地推倒重建,而是以绣花功夫结合特色码头文化和荆楚文化特色,以音乐社群、国风市集不断增加黏度进行微改造。这块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旧布”,成为了吸引创新与消费的“新锦”。

旧中出新是对过去的敬畏和对未来的胆识,是时间的连续与智慧的并进。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靠单一产业的单打独斗,而是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推陈出新和系统观念将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缘缘(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