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塑造航运服务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15:0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7 月 8 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提出聚焦航运服务提质,优化航运发展生态,支持江汉区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航运服务业作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其健康、有序、蓬勃的发展态势对于各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都具有深远影响与战略意义。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产业分工持续细化的当下,航运服务业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江汉区因水而生、依水而兴,航运底蕴深厚,早在明清时期就是全国重要的航运枢纽,是华中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重要的贸易口岸,享有“楚中第一繁盛处”“货到汉口活”美誉。传承着500年航运的历史积淀,今天的江汉区航运总部云集、要素汇集、配套完善、生态优良,是武汉唯一的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是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我们期望借武汉此次聚焦航运服务提质的契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更为创新务实的策略、更为优质高效的平台,与世界各地的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探索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径。

强化政策扶持,激发产业活力。江汉区立足现有产业政策体系,每年安排 2 亿元资金,用于组建产业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并即将出台支持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大对航运企业落户、产业载体建设、航运人才引育、航运金融创新、海事法律服务、航运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例如,欢迎航运企业在江汉落户,或设立结算中心、数据中心、单证中心、检测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最高给予 500 万元支持;支持企业通过新建、购置、融资租赁、光租等多种方式增加运力,最高给予 200 万元支持;鼓励企业适应航运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需求,组织员工开展绿色航运技能培训,引进高端航运人才,最高给予 50 万元支持。这些举措将大力引进优质船东企业、培育关联产业,激发产业活力。

深挖自身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我国航运服务业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诸多独特优势,庞大的港口基础设施网络、丰富的航运人力资源储备、广阔的内陆市场纵深…… 为我国航运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江汉区水上运输、多式联运、货代船代等规上企业 100 余家,占全市三分之一,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200 亿元。建设高水平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应积极挖掘自身优势,聚焦产业集群培育,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功能完善、协作紧密的产业生态链。同时,要优化要素保障机制,整合金融、人才、信息等资源,为航运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动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升级,为航运服务业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秉持开放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当前,全球航运服务业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全球航运服务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推动着全球航运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变革与重构。江汉区打造长江中上游多式联运交易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集设计咨询、评估估值、注册备案、交易撮合、融资租赁、退役拆解等服务于一体的船舶全生命周期交易枢纽。我们期待各方能够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携手构建全球航运服务治理新体系,培育航运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增强全球航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弹性,推动全球航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共同将航运服务业打造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注入强劲动力。

航运服务业的蓬勃、健康、有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与使命。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建设蓝图,到江汉区的具体实践,每一步探索都在为航运服务业的未来积蓄力量。相信在政策的有力扶持、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以及各方的开放合作下,航运服务业必将迎来更加璀璨的发展前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新(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政研室)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