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激励全国电影工作者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作出新贡献,信中充分肯定了8位电影艺术家的突出成绩,同时寄予了新的期望。电影作品是一种综合性文艺作品,源于文化、展示文化、推介文化,这就意味着它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源头。
好的电影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
善于学习系列思想理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电影作品也必须充分宣扬社会主义及其思想文化,这就要求电影工作者扎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根基,态度鲜明摒弃虚无主义,立场坚定远离低级趣味,为电影创作涵养源头活水。
善于吸收群众自发的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群众的工作生活就是电影的大宝库,值得电影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吸收提炼。《百鸟朝凤》以民间唢呐艺人的技艺传承为主要素材和情节主线,生动展示了两代唢呐艺人的辛酸苦辣,也让唢呐这一民乐声名大噪。
善于借鉴中外优秀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先辈们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落凡尘》首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八星宿搬上了大银幕;《伞少女》将各式古代器物拟人化,被称为温暖的“非遗宣传片”。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国优秀文化同样值得我们吸收借鉴,但要细心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大众与小众、高雅与低俗,决不能一股脑生搬硬套,毕竟“国外的月亮特别圆”的时代已经过去。
好的电影要始终坚持贴近人民身边
人民是电影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电影市场占主体位置,电影好不好看,他们的意见最有说服力。
尊重人民主体性。电影作品要多以人民为主角,以人民视角为主镜头,充分展现广大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顽强奋斗、打拼美好生活的故事情节,把他们当作电影的“最大股东”、最大受,这样才能接地气、有人味。决不能把电影创作当成编剧导演的自娱自乐、自说自话,这样的作品投资再多、阵容再大也不过是无病呻吟。
调研体验人民生活。好的电影素材来自哪里?来自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生活,这个十几亿的庞大群体有着最生动的实践、最动人的喜怒哀乐、最感人的悲欢离合。《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亲身下井挖矿、体验矿工生产生活,才有充满煤土味的角色;《山海情》以宁夏闽宁镇真实扶贫事件为原型,聚焦东西部协作对口扶贫的历史背景。这些作品无不是在深入调研体验基层群众的生活的基础上升华创作,展现了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渺小与伟大。
聆听传递人民呼声。一个人的呼声不过传播三五米,电影作品将镜头对准基层群众,发掘广大群众的所感所盼,再通过成千上万张荧幕、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把群众的关心需求传递到更高更远。《我不是药神》反映了重病患者用药困难,影片引起了国家层面对于抗癌药物的重视,促进了医疗制度、药品监管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的改革。
好的电影要始终坚持讴歌时代成就
电影作品不仅给人单纯的艺术享受、感官刺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一系列伟大成就与历史变革也要通过电影这个大众窗口传播出去。
着力开展正向宣传。《我和我的祖国》回溯新中国发展历程,以标志性事件中的普通工作者、人民群众为主角,展现了开国大典、原子弹研发、女排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十一号成功着陆、抗战胜利阅兵这一系列伟大成就,振奋观众的精神,弘扬爱国精神,让无数国人骄傲自豪。
充分发挥教化作用。寓教于乐是电影作品的一大功能,能被搬上荧幕的人物事例,或以之为榜样学习超越,或以之为反面典型汲取教训,惩恶扬善的主题横亘古今,被广大群众喜爱。《钱学森》讲述了钱学森青年赴美、励志求学、涉险回国、建功立业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普罗大众走近功勋科学家传奇一生,激发了无数青年励志求学、诚挚报国的使命情怀,为建设科技强国注入不竭动力。
大方展示良好形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东方大国,电影作品必须肩负特殊使命,弘扬大国形象,充分展示综合国力、文化影响力、和平友好的对外形象,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走近中国、尊重中国,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2024年底以来,外国人过境免签、离境退税等一系列便捷政策的支持下,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哈尔滨“ 兰之约话文明·遇见音乐之城 ”国际文化沙龙、 苏州 全球青年发展项目周预备会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来华观光旅游,在提振消费的同时,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让更多外国游客拥有美好的中国游玩体验。
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涌入千亿级消费市场,在这个尚处于宽阔蓝海的市场里,尤为需要广大电影工作者们劈波斩浪,建造属于我国自己的影视巨舰,插上电影强国旗帜,以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迷们继续提供文化艺术多重享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朱金城(武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责编:曾达飞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