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磨路夜市“焕新”归来的消息,在周边居民的朋友圈里刷了屏。这条曾烟火缭绕的街道,曾是无数味蕾的归属地,却也因摊贩占道、车辆乱停,让交通梗阻、居民烦忧。它的变迁,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当下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两难:城市要“面子”也要“里子”,管理要秩序也要温度。
夜市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是“人间烟火”最生动的注脚。华灯初上,结束一天奔波的年轻人在这里寻得片刻松弛与慰藉;一方小小摊位,撑起的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与希望;四方游客,更透过这喧闹的市井气和地道风味,触摸一座城市的灵魂。放眼全国,长沙太平街的臭豆腐长队、重庆洪崖洞翻滚的火锅香气、西安回民街令人垂涎的肉夹馍……这些地标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也构成了城市的文化标识和情感记忆。数据显示,2024年底全国夜市经济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带动就业数以千万计,夜市经济背后承载着的是沉甸甸的民生重量。
城市追求舒适便利的宜居环境,与夜市经济的繁荣发展,真的水火不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治理却常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要么放任自流乱象丛生,要么“一刀切”粗暴取缔,这两种极端,都背离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衷。令人欣慰的是,已有不少城市正探索着更智慧、更富人情味的解法:湖北随州市以“以疏代堵”助3000余流动摊贩“安家”,让“脏乱差”变身“洁净齐”。襄阳市创新结合新媒体平台,发布“夜市第一视角检查视频”,让百姓“吃得放心”。郑州市金水区利用科技赋能精细管理,指导安装“一键报警”等专业安全防范设备,严防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杭州朝晖街道通过统一设计摊位色调和风格,将杂乱无章变为城市风景线。这些案例无不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城市治理并非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俯下身段”,倾听摊主和居民的真实诉求,用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在秩序与活力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鲁磨路夜市的“新生”过程,也正透露出这种治理智慧。洪山区构建了多元参与的合作共治机制:街道工作者走进夜市科普占道经营危害,城管等部门联合行动引导规范,甚至在夜市新场所贴心加装空调,让“烟火气”不再“火气大”。这些举措虽增加了管理成本,却换来了更高的认同与配合。城市治理如同烹小鲜,火候至关重要:过猛则焦,不足则生。唯有尊重市场规律、体恤市民情感,才能“烹制”出让各方都舒心的城市“佳肴”。
今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城市工作作出战略部署,要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夜市搬迁整改不应是烟火气的终结,而应是其转型升级的新起点。现在,鲁磨路夜市以新面貌重新开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更整洁的环境,更是那份熟悉的烟火气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延续。这或许就是城市治理中最应珍视的那份“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佘欣然(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