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给新就业群体更多“汉味关怀”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8日21:4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城市的脉搏里,奔忙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正成为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近年来,武汉市在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方面可谓是“暖”到家了!政策保障、职业发展、权益维护、精神关怀……一套“暖新”组合拳,打出了城市的温度,更打到了劳动者的心坎上。

政策给力,织密保障网。7月1日,湖北正式成为国家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地区,80余万新业态劳动者迎来福音!首批覆盖出行、即时配送、同城货运三大高危行业的11家平台企业。它不仅是为风里来雨里去的骑手、司机们系上了一条看得见的安全带,更是为新业态经济的健康发展夯实了根基。试点的落地,传递出清晰的信号,新业态劳动者不是城市服务的“边缘人”,他们的劳动权益必须得到制度性保障。 有了这份沉甸甸的“护身符”,奋斗路上,心安一分。

职业发展,搭建成长平台。在武汉武昌区,“新兴学院”的挂牌,为新就业形态打开了一扇职业发展的新窗口。这里不只有技能培训的“硬通货”,还有职业规划的“导航图”。首批学员已入学,从理论到实践,一条龙服务。更实在的是,结业能拿专项能力证书,还有就业创业支持“加持”。这并非简单的培训,而是为流动性强、发展路径模糊的新就业群体,铺设了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上升通道。正如学员所言,“珍惜机会,心怀感恩,勤学苦练!”这份期待,是对政策最好的回应——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保障当下,更要托举未来。

“娘家人”撑腰,筑牢的是“法治盾”。权益保障,是新就业群体最核心的关切之一。武汉市总工会化身新业态劳动者的“娘家人”,搭建法律咨询平台,“送法进一线”活动深入基层。外卖骑手刘锋的感触很实在,“听了交警同志的案例分析和细心讲解,进一步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违章行驶的危害性,为了个人和他人的人身安全,骑手们还是要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习惯。”这揭示了一个朴素道理,权益维护,既要靠法律服务的“及时雨”,更要靠法律意识的“源头水”。工会的“普法+服务”双管齐下,正是为新就业群体在复杂的劳动关系中,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治屏障。

暖心服务,关怀无处不在。武汉的“暖新”行动,细节之处见真章。在蔡甸区,一个千余平方米面向网约家政服务人员的党员职工之家温馨开业。遍布的“暖‘新’驿站”、贴心的“健康关爱行动”、实用的“法治礼包”、及时的“暖心帮扶”……这些举措,解决的不仅是“一杯热水、一处歇脚”的燃眉之急,更是“被看见、被尊重、被关怀”的精神需求。一位网约家政工的感叹道出了心声,“忙碌,但心里踏实,因为知道有人关心。”这份“踏实感”,正是城市温情最有力的注脚。

“此心安处是吾乡”。新业态劳动者是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他们的权益保障和职业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武汉市用实际行动证明,“汉味关怀”的暖意,在于它不止于物质的给予,更在于精神的托举,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心安处”,相信拼搏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暖心举措持续发力,为新就业群体撑起一片更广阔、更温暖的天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柳(蔡甸区委组织部)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