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东湖风正起,洪山基金逐浪高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1日19:2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风从东湖来,千帆竞发皆成势。当清科、融中榜单次第揭晓,洪山之名赫然在列,一城之侧,浪花如雪,映照出资本与产业交汇的壮阔航道。融中“中国创投活跃区域50强”花落洪山,洪山产业基金揽下“中国最佳政府引导基金50强”“中国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30强”,洪山资本巧夺“中国最具成长性投资机构”,其势已成。

雨润科创土,万木葱茏自有因。东湖之南,基金逐浪绘就潮涌图,20亿元国兵向新基金签约,10亿元长江工融AIC基金注册,32支子基金、246.5亿元总规模,把政策的甘霖滴灌到人工智能、光电子、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根部;182家被投企业中,58家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2家企业循资本而来,携122.81亿元产业到资扎根,通宇通讯、纳恩汽车、亿量科技……这一串破土而出的金穗,正是洪山把“耐心”写进制度,让第一滴甘霖落向最细小的嫩芽,在科创沃土上耕耘出的最生动注脚。

此外,随着一声“投苗”号令吹响,“先投后股”这种新模式就像勇敢的开拓者,冲破传统束缚,开始大胆探索前行。8支早期基金汇聚百亿资金,有力扬起“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风帆。这一创新机制宛如一座坚实桥梁,精准搭建起财政资金投入的“最初一公里”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其助力下,200余个项目踊跃报名,35个项目脱颖而出获批,6050万元资助资金如及时甘霖,滋润科研土壤,让实验室里的创新火种持续旺盛燃烧。而当科研成果从纸面迈向生产线,洪山区又化身贴心“保姆”,提供全方位投后赋能服务,将“容错”理念融入合作条款,让风险在时间长河中慢慢消解,收益随项目成长逐步兑现,为创新者驱散黎明前的黑暗,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勇攀科技高峰。

云涌基金楼,百亿矩阵已成城。学府鑫苑基金大厦、洪山科创大厦遥望,147家股权投资管理机构、610亿元注册规模,让昔日象牙塔边的静谧之地,化身资本江湖的“龙门客栈”。在这里,国翼投资、中化高新等知名机构推门即可洽谈,产业基金与高校实验室只隔一条梧桐大道;在这里,母基金如长江,子基金似百川,汇成滔滔不绝的创投洪流,从珞珈山脚一路奔向光谷天际线。洪山把“密度”做成“生态”,让资本与智本在同一条走廊里呼吸,让好项目与好资金在转身之间相遇。

星垂创投夜,协会织就满天辉。2022年,洪山创投协会诞生,湖北首个区级创投“朋友圈”由此开张;“双十条”政策既开机构落地之门,又辟人才栖息之窗,190余家创投机构、创投合伙人循声而来。深汉协同创新发展大会、溪山新物种进化大会、洪山资本荟……一场场活动如同一次次潮汐,把创业者与投资人推上同一片沙滩,让思想的贝壳与资本的珍珠在阳光下相互发现、彼此成就。洪山把“平台”变成“舞台”,让政府退到聚光灯外,把舞台留给市场主角,于是每一束微光都能在夜空里找到自己的星座。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桂阳(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道办事处)

责编:刘文颖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