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大学生网评大赛】保护隐私安全,拒绝面试“查户口”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10:1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期,有关“面试为什么要问父母工作信息”的讨论冲上热搜,不少网友戏称“面试简直就是在查户口”。面试原本是用人单位评估求职者工作能力与岗位匹配度的环节,但却出现了调查家庭成员工作、工资,甚至要填写身份证号的情况。这种越轨行为侵犯了求职者的隐私安全。

调查家庭信息是企业通过家庭背景对求职者构建隐形评价体系。用人单位想根据求职者父母职业、户籍地址、家庭成员结构来判断求职者的业务能力、能接受的工作压力以及工作稳定性。他们普遍认为体制类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人际关系,工人家庭的孩子吃苦耐劳,独生子女异地工作不稳定。这种“出身论”的做法,违背了“唯才是举”的选拔方式,让职场沦为“拼爹场”,这类评价体系披着“全面了解员工”的外衣,用家庭背景对求职者进行标签分类,以评估工作能力为借口侵犯求职者的隐私安全。

强制收集求职者信息涉嫌违法并且容易产生歧视。这种变相强制获取求职者家庭信息的做法是违反法律规范的,《劳动合同法》明确提到用人单位有权了解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信息(如身份、学历、工作经历等),但不得侵犯劳动者的隐私权。并且这种用家庭资源取代个人能力的评价方式有违就业公平,一方面将真正有能力但家庭普通的求职者拒之门外,在准入门槛上就设置了无法改变的限制,违反了就业公平;另一方面这种全面获取家庭信息的行为,让一些有房贷车贷等经济压力的求职者面对压榨时不敢反抗,往往成为被压迫的对象,在职场中被歧视。

想要保护求职者的隐私安全,需要求职者、企业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拒绝对个人隐私的窥探。求职者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拒绝泄露自己个人隐私,并表明希望把重点放在个人能力上,面对强制要求填写隐私信息的用人单位,可以到相应单位进行举报;企业要规范好面试流程,将注意力放到求职者与岗位的匹配度上,遵守法律法规,营造平等公正的职场环境;相关部门接收到举报要重视起来,形成监督氛围和公平职场环境的评价体系,对于一些屡屡被举报的公司可以进行公开。

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是平等的,在面对侵害到自己权益的情况时,求职者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用人单位与其分析员工的“命门”,不如提供优越的条件、合理的激励机制,营造公平良好的职场氛围。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璇(湖北大学)

责编:王群

【责任编辑:詹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