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旋律在天府之国奏响,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正以独特的姿态,为世界体育史镌刻下属于中国的鲜明印记。这是中国首次承办非奥项目最高殿堂的盛会,更是一次以运动为媒、架起文明对话桥梁的历史性契机。从绿色简约的办赛实践到古今交融的文化表达,从赛场内外的友谊传递到城市文明的全球展示,成都世运会正超越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展现中国发展理念、促进国际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这是一次绿色简约的盛会。成都世运会把绿色简约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统筹赛事需要和赛后利用,坚持“能改不建”的原则,27个竞赛场馆(场地)均为改建或者临建。在改造过程中,全部采用绿色环保建材和可循环利用材料,采取装配式、标准化建设模式集约安装。坚决贯彻“能借不租、能租不买”,场馆大型设备如UPS(不间断电源)、场地扩声系统、棚房、帐篷、电缆等均采用租赁方式解决,不仅大幅降低了资金投入,更有效减少了建材生产与长途运输产生的碳排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设置的15个室外场地,或依托于公开水域、户外公园等改建临设,或设在沙滩、草地等自然场地,将运动赛事与公园城市有机融合。这种精打细算的“简约”,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为国际大型赛事的筹办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这是一次现代包容的盛会。通过文化创新的大胆探索,让巴蜀韵味与世界风情在碰撞中绽放异彩。世运会的举办让成都这座“公园城市”,将再次向世界展现无与伦比的运动活力与文化魅力。世运会开幕式打破传统,选择在“天府之檐”前的开放城市环境中呈现,借助长度超400米的数字化显示屏,将落日余晖等自然光影巧妙呈现,无疑是对未来大型赛事开幕式模式的全新探索。还创新地将巴蜀文化元素,如太阳神鸟、蜀锦蜀绣、说唱俑等融入节目、服装、舞美等各个环节,同时穿插街舞、骑行、街头滑板等现代元素,这种古今对话、中西合璧的表达,既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自信从容,也传递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当观众临湖而坐,在轻松惬意中欣赏这场文化盛宴,成都的松弛与包容已超越语言,成为最动人的城市名片。
这是一次友谊和平的盛会。来自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一堂,无论肤色、语言、文化背景如何,都因对运动的热爱站在同一片赛场。奖牌的争夺并非唯一焦点,更重要的是运动员之间的握手致意、赛后的拥抱鼓励、赛场边跨越国籍的加油呐喊,这些瞬间都在诉说着“友谊第一”的体育精神,让不同文明在互动中结下深厚情谊。体育运动始终是连接世界的桥梁,成都世运会将以运动为媒,让友谊的种子在赛场内外生根发芽,完成了一场文明传承与青春盛会的交响,让和平的理念通过每一份善意传遍全世界。
从千年文脉到万千气象,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成都将为全球呈现一场具有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韵味的体育盛会。让我们共赴这场“公园城市”里的运动之约,留下属于成都、属于中国的世运记忆,绽放激情与力量,见证希望和梦想。当全球运动员手捧双面戏偶、立于绿意舞台,他们看到和触摸的不仅是巴蜀文脉的千年心跳,更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文明的盛世中国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灿(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