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打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教育根基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20:22 来源:

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正在重塑产业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战略核心。教育、科技、人才是这一战略的基础性支撑。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作为,以扎实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人才沃土。

课程育素养,筑基未来发展。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是学生成长的基石。譬如,湖北省水果湖二中在严格执行国家及武汉市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的基础上,将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与实践视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路径。立足核心素养,强化跨学科融合创新,融入AI启蒙等前沿内容,体系化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向内挖潜、向外借力,充分激发校内教师潜能,积极引入华中师大、武汉大学、中科院水生所等高校院所专家资源。目前开设了深受学生欢迎的各种球类、书法、篆刻、3D建模和打印、编程、初级绿幕电影制作与表演、劳动实践、心理社团、财经素养、探秘水生、STEAM等19门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显著加强了内容的跨学科性、前瞻性、综合性与人文性,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知识疆域与思维格局,点燃了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

教师强引擎,驱动深度变革。教师是赋能关键。系统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跨学科教学能力,支持运用智能工具开展个性化教学,探索“AI+课堂”,让技术切实服务个性化学习与思维提升,营造师生共进的创新生态。水果湖二中通过“三步走”强化师资。一是理念先行,开学初组织“从课标到课堂,共话优质课设计的‘破’与‘立’”专题研训,邀请校内外骨干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分享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二是示范引领,组织青年教师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计智慧课堂示范课,运用AI、希沃白板、智慧作业平台等工具,打造创新应用标杆案例,引领教学变革。三是青年赋能,聚焦青年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规范体系,教导处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搭建平台,构建“师德+教学+科研”三维成长体系,实施分层培养与考评;整合资源,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邀请省市区专家到校传经送宝,2024年承办区、片级活动21次,教师示范课、专题发言交流28人次。

文化涵沃土,静待生命花开。人才成长离不开滋养的土壤。我校秉持武昌“绿色教育”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办‘慢’教育,守望生命成长;建‘和’文化,塑造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坚持“全面培养、全面发展”特色。尊重规律、包容个性、和谐共生,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由万书记主持的省级规划课题《基于慢教育理念的普通初中办学模式变革及优质特色发展路径研究》已立项,旨在为“慢教育”理念的深化落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厚植学生多元发展根基。

区位引活水,点燃科创火种。 依托水果湖科教资源富集优势,深度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制度化开展“科学家进校园”,将科技前沿融入教学;系统组织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通过沉浸实践,将区域资源转化为育人实效,点燃创新火花。当前,继续锚定国家战略,扎根武昌教育热土,深化课程改革,培育兼具家国情怀、扎实学识、科学精神、创新潜能的时代新人,筑牢未来产业人才基石,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教育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雷唯房(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