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23个A级景区撑起“木兰游”品牌,四季皆有文旅亮点。其能在时序流转中持续书写文旅新篇,关键正在于对自身资源禀赋的深耕远拓、创新动能的持续注入,以及城乡融合向国际维度延伸的双向发力,这正是“四季流转,何以黄陂”的支撑因素所在。
黄陂的山水从不是静止的风景,而是流动的文化载体。春日借花海唤醒传说、联动非遗,让自然与人文共振;夏季以清凉为基,升级体验场景,让避暑转向立体沉浸;秋季将田园野趣转化为互动项目,让丰收可感可触;冬季更以腊味市集、民俗巡游酿乡愁,又凭室内滑雪场打破季候桎梏,让“冰雪木兰”成全年热词。这般将自然禀赋与文化基因深度糅合,再以创新激活体验的路径,正是黄陂文旅活力的密码。
杜堂村蝶变为4A级景区木兰花乡,入选文旅部“文旅赋能觅乡愁”案例,稻田咖啡、大余湾晒秋等场景,让“有一种乡愁叫黄陂”直抵人心。这一实践恰恰印证了,资源价值的核心,在于对四季特性的精准拿捏,正是春融“花期与文化”,夏汇“清凉与体验”,秋聚“丰收与野趣”,冬合“年俗与冰雪”,最终让每个季节都成为打动游客的“专属请柬”。
黄陂能打破“一季火、三季闲”的困局,关键在于“四季链条”的创新构建。譬如,以花木兰文化为纽带串联全域景区,借实景剧、沉浸式演出提升吸引力,复游率超40%;再以四季主题活动激活单一资源,从花朝汉服到民俗康养,催生出多元消费场景。这般以文化聚核、以活动拓维的思路,正是其破解季候限制的核心逻辑所在。
更深层的突破在于产业融合的深度实践。比如,黄陂泥塑从景区陈列升级为线上热销文创,木兰茶延伸出“采制饮”全体验链;民宿经济更成典范。比如,2000余家民宿覆盖全价格带,多元主题实现“不出武汉住遍全球”,标杆民宿不仅斩获全国大奖,更将游客过夜率大幅提升。这种“旅游+文化+农业”的深度糅合,正是“一季资源”衍生“四季收益”的关键所在。
黄陂的四季活力,根植于城乡需求的深度共振。比如,城市人四季不同的消费诉求,在黄陂都能得到精准回应;城市资本与乡村资源双向流动,村民转型为服务者,最终形成游客获体验、村民增收入的共赢闭环。这种城乡互动的良性生态,正是其持续焕发生机的重要支撑。
借武汉国际化东风,黄陂推动“木兰游”走向世界。比如,舞剧《花木兰》全球巡演成文化名片,外交部推介带动云雾山游客激增;悦榕庄落地、过境免签等政策,让盘龙城成入境游首站;国际赛事吸引多国参与,空港音乐广场聚人气。从“都市后花园”到国际文旅目的地,黄陂的国际化突破成效显著。
四季流转中,黄陂的成功逻辑已然清晰。如,以四季为轴深耕资源基因,以创新为刃拓展产业维度,以融合为桥串联城乡与国际,最终绘就共富图景。这一实践不仅让黄陂四季皆有吸引力,更揭示了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正是每个季节都成为资源转化的窗口、创新突破的契机、开放融合的纽带,黄陂乡村振兴之路自会在四季流转中愈发宽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