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育儿新政添底气,生育暖意拂人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8日18:1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近日公布,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此前出生的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将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这一普惠性举措迅速引起全网热议。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补贴新政直击家庭生育的现实顾虑,为破解人口发展难题带来新曙光。它不仅让年轻人“想生、敢生、能生”的愿景更贴近现实,更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注入强劲动力。

奶粉钱里藏着政策温度,尿布费中透着制度考量。育儿补贴的含金量远远不止每年3600元的经济支持。

育儿补贴是民生为大的具体实践。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金补贴可直接增加育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虽无法完全覆盖成本,却能在婴幼儿奶粉、辅食等关键开销上托底,切实为家庭减负,堪称一份可圈可点的民生答卷。

育儿补贴是生育友好的真实写照。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对群众降低养育负担呼声的积极回应,也是尊重生育社会价值的体现。生育不仅有直接成本,也有间接成本及机会成本。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降低生育成本、增加生育动力、减轻后顾之忧的切实举措,充分彰显了生育友好的价值导向。这种生育友好的社会暖意会让生养焦虑渐退,生育意愿渐长。我们相信让年轻父母肩头的担子轻一分,迎接新生命的勇气便多一寸。

育儿补贴是投资于人的生动体现。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既传递出国家支持生育的强烈信号,重塑年轻人对生育成本的预期,让家庭感受到生育并非独自承担的重担,从而增强生育意愿;又蕴含着党和政府对人的高度重视,体现着投资于人的坚定决心。此举不仅是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更是为国家长远发展积蓄力量,这笔钱既是对当下的投资,也是对未来的投资。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育儿补贴并非解决生育问题的万能钥匙,要从根本上破解 “生不起、养不起、育不好”的困境,真正实现让年轻人想生、敢生、能生,还需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在教育医疗保障、托育服务、教育减负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政策合力。

唯有让家庭在生育、养育、教育全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支持,真正减少后顾之忧,才能更好释放人口发展潜力,为国家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筑牢根基。

从前段时间优化生育津贴的发放流程,到最近引起热议的育儿补贴落地,再到这两天新出台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一系列新政策如同化解生育困境的及时雨,更似擘画人口均衡发展的长远棋。当每个家庭都能在生育中感受善意收获支持,每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成长,社会的活力必似春水奔涌,国家的未来定似朝阳喷薄。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婷婷(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新华街道)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