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14:4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街道作为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地生根和民生福祉提升。面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工作和任务,街道工作者既要做脚踏实地的“工匠”,又要做破解问题的“专家”,更要做见微知著的“先知”。运用“钉钉子、拔钉子、找钉子”的“三钉”工作法,能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善于“钉钉子”,一抓到底促落实。街道工作需要在无数小事上“磨”出功夫,以钉钉子般的专注和持久,将每项工作做深做实,做到钉实钉牢,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深入调研,科学分析,找准着力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持续用力,积小胜为大胜。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从前期调研收集民意,到中期协调各方资源推进施工,再到后期跟进设施维护与环境优化,要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事无巨细都需跟进,久久为功才能将好事办好。

敢于“拔钉子”,克难攻坚能碰硬。在街道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硬骨头”和老大难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但是我们不能畏难而退缩,而要动真碰硬“拔钉子”,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在“拔钉子”前充分沟通、降低风险,“拔钉子”时干脆果敢、善作善成,“拔钉子”后修复漏洞、不留“尾巴”。

勤于“找钉子”,排除隐患保安全。安全稳定是街道工作的核心任务和底线要求。安全隐患犹如暗藏的锈蚀螺钉,若不及时察觉处理,很可能“暗钉”伤人,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基层工作者要时刻保持警惕,练就“找钉子”的敏锐眼光,善于排查潜在风险,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例如,在消防安全方面,我们要加强对辖区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加强对重点场所和重点点位的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同时,还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街道干部是基石的建设者和守护者,我们要在“钉钉子”中提升落实力,在“拔钉子”中彰显担当力,在“找钉子”中增强预见力,以扎实的工作回应群众期待,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根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康平(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街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