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区作为武汉市重要主城区,近年来在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正奋力打造“富裕活力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卓越城区”。在这一进程中,法治建设始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打造一流法治环境,不仅是江汉区实现卓越城区建设目标的关键支撑,更是新时代英雄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把牢根本点,绷紧“责任链”。江汉区在打造一流法治环境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建设,确保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通过深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江汉区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为卓越城区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区委依法治区办联合司法局、城管执法局、邮政部门等单位,持续开展“法治护航行业发展”系列活动,涵盖快递物流、文旅体、建筑、医疗等多个行业,通过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这种贴近市场主体需求的法治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法治意识,也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法治动力。
聚焦着力点,行好“护航船”。江汉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革命。自2024年起,江汉区司法局牵头启动“法商融合面对面”活动,联合区职能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等全面铺开工作,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持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促进法律服务业与辖区主导产业、商圈经济、重点项目深度融合,拓展法商融合新空间,精准解决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成为护航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江汉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与公安机关建立“长江大保护”执法协作机制,积极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助力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为建设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江汉碧道奠定法治基础。
瞄准落脚点,夯实“压舱石”。江汉区坚持“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依法依规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强化“三所一庭”工作模式,将多元调解力量下沉到社区、融入网格,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涉外法治特色突出,全区共85名(次)律师进入司法部、省、市涉外律师库,涉外法治人才居全市首位;设立“双外综合服务中心”(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涉外法律咨询中心),提供涉外法律咨询、外国法查明指引等服务。江汉区法学会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围绕武汉一流法治城市和新时代英雄城市建设目标,积极参与课题调研、规章起草等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这种法治与治理的深度融合,为江汉区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当好宣传员,树立“风向标”。通过“法治文化基层行”“双百报告会”等形式,各部门协同发力,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推动尊法守法学法用法在江汉蔚然成风,法学会和妇联联合开展“用法治守护她权益”活动,江汉区法院联合江汉区委依法治区办、江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企航有法——民法典进园区”专题活动。此外,锚定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目标,结合江汉区“235”产业体系,持续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楼宇”专项活动,已在全区建成21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公益法治体检、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服务。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能力,也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
江汉,作为武汉的商贸和金融重镇,正积极承担起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区的重任。近年来,通过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推进,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未来,江汉区应紧密围绕“三个优势转化”和“三个示范区建设”目标要求,继续深化法治建设,通过打造一体化的公共法律服务新高地,推动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擦亮“宜商江汉”建设的法治底色。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敏(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江汉区委党校)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