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既要“敢说破”更要“善说破”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3日16:4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一篇探讨“看破”与“说破”关系的文章引发关注。文中指出,部分干部面对问题“看破不说破”,看似维护表面和谐,实则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最终影响工作推进。这一现象不仅是作风问题,更关乎政府治理效能与群众切身利益。真正的人民公仆,要“敢说破”更要“善说破”,该红脸就红脸、该亮剑就亮剑,这才是展现责任担当、提升服务水平的应有之举。

政府工作直面群众急难愁盼,任何一个环节的“藏着掖着”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有的窗口服务所需材料复杂,工作人员明知群众材料不全却“懒于说破”,导致群众多跑冤枉路;有的项目推进中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干部急于项目成效“不愿说破”,最终酿成事故;有的政策落地“水土不服”,基层干部怕“否定上级”而“不敢说破”,使得惠民举措打了折扣。这些“看破不说破”的行为,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因“多事不如少事”的消极心态,将“不粘锅”作为处世信条;另一方面也是因“怕担责、怕得罪人”的免责思维,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

破解“不说破”的困局,需要“敢说破”的底气来破除思想上的“不敢”与行动上的“犹豫”。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区分“恶意挑刺”与“善意提错”,为敢说真话者撑腰;要健全考核激励体系,将“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纳入干部评价指标,让“说破”者得认可、受重用。唯有如此,才能打破“谁先说破谁麻烦”的恶性循环。8月6日湖北省委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担当作为的意见》,文中提出的五大类共十七条具体措施,从选拔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健全完善容错免责机制,到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营造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激励体系,也为“敢说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破解“不说破”的困局,更需要“善说破”的智慧来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说破”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最终导向。真正的“说破”既要理性也要建设性;既要敢于指出“病症”,更要善于分析“病因”;既要直言不讳点出问题,更要拿出可行的改进方案。正如老旧小区改造进展不前时,不仅要“说破”进度滞后的真实原因,更联合居民、施工方建立“周调度协商会”,将“说破”的问题转化为整改清单;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不仅要“说破”证照审批环节的梗阻,更要推动证照“批量办”“帮代办”“上门办”等服务......这种“建设性说破”的智慧,也正体现了政府工作中直面问题的力度和解决问题的温度。

政府工作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任何遮掩问题的行为,都是对群众信任的辜负。从“看破不说破”到“敢说破”“善说破”,不仅是工作作风的转变,更是治理理念的提升。当每个岗位都能直面问题,每个环节都能及时纠错,政府工作就能在不断自我完善中提升效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会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持续增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彭聪(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沈素芬】